材料一:土地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土...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21:55:25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土地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土地就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古希腊神话中土地被称为“大地母亲”,她是力量的源泉;在各国统治者眼中,土地是权力的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越多,意味着权力也越大;而对于一国的人民,土地就意味着自由和幸福,因此,面对外来的侵略,他们寸土必争……  材料二:我国目前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溃疡症”,危害表现在许多方面,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相当于1996年西北五省区财政收入总和的3倍,平均每天损失近1.5亿元。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许多农田因风沙毁种,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群众形象地称为“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箩,蒸一锅”。  材料三:丁肇中,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童年时代生活在祖国大陆,中学时代在台湾,后到美国,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6年,丁肇中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虽然少小离开祖国大陆,但他对自己的父母之邦却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每隔几年他都会回到祖国,他眷恋这里的一草一木,思念这里的风土人情。在车上,他坚持坐在驾驶副座上,为的是多看家乡的一些土地。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土地的理解和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中说,土地沙漠化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请结合你学过的知识写出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乡土情结是一种古老的信念,一缕浪漫的感情,一串象征的诺言……有些地方的人对土地表现出强烈的依恋,以至宁愿忍受贫穷,也不愿离开故土。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像丁肇中一样,好多远在他乡的游子对家乡的土地都有着深深的眷恋。假如你也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请你以“土地”为话题,写一首小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要保护好属于自己的土地。土地是寄托着人民幸福、自由和爱国、思乡情感的载体,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把故土放在心灵的最深处。  2.加强沙漠综合治理。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破坏土地植被的行为。  3.中国自古有“安土重迁”的传统,有的人甚至宁愿忍受贫穷,也不愿离开故土,这样的文化积淀造成了中国人的执著和坚忍,同时也带来了保守与闭塞。  4.示例:脚踏一方土地/沐浴一身春雨/看着泉水溢出,一点一滴/漫步于山间的小路/感受到土地的芬芳/谢谢你伴着我成长  喜欢看茶叶在杯中悬浮/喜欢望着深夜安睡的树/更喜欢在深爱的土地上漫步/渴望下一个春天,看玉兰花重新绽放/大地,那是你送我的礼物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