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在渤海湾发现一大片海水在阳光下泛着褐红色,优...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4:58: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998年9月,在渤海湾发现一大片海水在阳光下泛着褐红色,优如蕃茄汤一般。这就是赤潮现象。这是自1993年中国首次报道发生赤潮以来面积最大的一次,海域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 海水中的某些微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会使海水的颜色发生变化,呈现出红色、黄色或褐色,因而称之为赤潮。 赤潮的生成离不开环境因素,除了有稳定的海水水体、适宜的水温(14—28℃)和盐度(17—34%)以外,水体的富营养化——丰富的营养盐、适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也是生成赤潮的关键因素。由于海洋位于地球的最低位置,陆地上各处所有的废物终要汇聚入海洋。含有大量含磷洗衣粉、洗涤剂的生活废水及各种工、农业排放的废水进入江河最后汇入大海,这就会使海水富营养化。 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水体稳定而富营养化的情况下,赤潮生物(藻类等)迅速繁殖,海洋环境恶化,就形成了赤潮。 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赤潮生物迅速繁殖,会使海水水体中的氧气大量消耗,造成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有些赤潮生物能释放毒素,毒死吞食赤潮生物的鱼贝类,再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大量的赤潮生物还能遮蔽射到水下的阳光,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海洋食物链的正常循环。 渤海湾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内湾,水体交换能力差,自净能力低,加上近年来渤海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缺乏环保措施,海湾沿岸大量排污,海域环境污染严重,致使赤潮频繁发生。中国海域赤潮记录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仅3次,60年代1次,70年代发生了9次,80年代发生了29次,90年代更是有增无减,仅1990年就发生了34次。这不仅使渔业遭受了巨大损失,也使近海及沿岸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海洋是人类最大的公有领域,它以浩淼和深邃不断净化着自身。然而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赤潮无疑在向人们警示:如果人类无止境地向大海排污弃浊,向它的广袤挑衅,最终失去的将是大海的壮丽,得到的是生命的毁灭。 (1)对“赤潮”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指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变为泛着褐红色,犹如蕃茄汤一样的现象。 B、指海水中的某些微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使海水呈红色、黄色或褐色的现象。 C、指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水体稳定而富营养化的情况下,藻类生物迅速繁殖的现象。 D、指在一定条件下,赤潮生物迅速繁殖而造成的一种海洋灾害。 (2)以下属于导致海水赤潮形成的最根本因素是(   ) A、特殊海域环境,海水水体稳定,自净能力差。 B、海水温度为14—28℃,适宜于藻类等生物生长繁殖。 C、有丰富的营养盐、适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 D、人们弃置的生活废水废物及工农业生产排放的污水污物。 (3)以下属于赤潮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的一项是(   ) A、大量消耗海水水体中的氧气,使海洋生物窒息死亡。 B、释放毒素毒死鱼贝类,使渔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 C、遮避阳光,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使海洋食物链不能正常循环。 D、破坏大海的广袤壮丽,祸及人类甚至毁灭生命。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赤潮频发,与人口不断增加、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 B、如果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污物排放,大力治理污染,则赤潮就会少发生甚至不发生。 C、在开放式海湾,水体交换能力强,肯定永远不会发生赤潮现象。 D、人们认识了赤潮的危害后,一定会想办法治理赤潮,并且有能力防止赤潮的发生。  

网友回答

(1)-(4)BDDC (1)A项,只说出了表面现象;C项,“藻类生物繁殖”还只是“赤潮”形成的过程;D项,空泛,没抓住“赤潮的根本原因。 (2)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根本原因。 (3)A项,程度并非最重;B项,只是一种危害,也只是“有些赤潮生物能释放毒素“;C项,也并不是最严重的危害。 (4)推断犯了绝对化的错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