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恐滩的历史沿革,“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07-09 10:25:10

惶恐滩的历史沿革,“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网友回答

1960年5月开工,1994年底竣工的万安水电站建成后,给赣江上游人民提供了充足的电力,提高了赣江的防洪能力,彻底消除了包括“漂神滩”在内的赣江“十八滩”对来往船只的威胁,促进了航运事业的发展,成了发展网箱养殖,放养的右太湖银鱼、玻璃红鲤鱼、彭泽鲫鱼等名优品种的“聚宝盆”。

网友回答

“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出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原诗:
  《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释义: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扩展资料
  这首诗当作于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公元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被押解至崖山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
  1275年10月,蒙古大军进入常州,朝廷召令文天祥退守余杭,任临安知府。不久,南宋战败,朝中大员全部逃走,文天祥临危受命,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前往蒙古军营谈判。谈判中,文天祥和蒙古丞相伯颜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伯颜恼羞成怒,拘捕了文天祥。
  文天祥和随从设法逃回,在江西一带组织军队抵抗蒙军,各地豪杰群起响应,曾一度收复部份失地。无奈蒙军势大,分多路来攻,各地豪杰多数战死,文天祥只得召集残兵,退守南岭。
  1277年12月,早前曾抵抗蒙军,后来投降的张弘范率军突袭潮阳,文天祥和一众将士措手不及,将士们纷纷战死,文天祥兵败,吞食冰片自杀未成被俘。
  张弘范用船押解文天祥经伶仃洋前往厓山,让他去劝降仍在抵抗蒙军的张世杰,文天祥愤然道:“我不能保护父母,却去劝说别人背叛父母,可以吗?”随即写下了千古绝唱《过零丁洋》。
  张弘范还想劝降,说道:“国家已经亡了,丞相你也尽了忠孝,如果丞相用对宋朝的忠心去为当今皇上效力,当不失宰相之职。”文天祥凛然道:“我不能保卫国家,已经是死有余辜,怎能为了苟且偷生怀有二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零丁洋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