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1)写出

发布时间:2020-08-06 01:46:55

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写出指定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______(填a、b或c)
(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_(填“A”或“B”).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______,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_的性质.
(4)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网友回答

解:(1)从图中不难看出①是试管,②是酒精灯,③是集气瓶;
(2)A装置适用于固固加热型制气体,因此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和高锰酸钾都适用,又因为图中试管里有一团棉花,故可推出一定是高锰酸钾,故选b;
(3)c 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要用固液不加热型,故选择B装置,该装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通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说明收集满,否则就没有收集满,这是利用了氧气具有助燃性的特点;
(4)如果长颈漏斗下端在液面上,那么生成的氧气就会从漏斗管中跑出,而导气管就难以收集到氧气,所以一定要把长颈漏斗下端插到液面以下;
(5)高锰酸钾小晶粒受热会迸溅,进入导气管,对实验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常在试管口放上一团棉花,现在水槽里的水变红,说明实验前缺少这一步工作.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