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大全
查看
题库大全
题库
考试培训
财会类题库
网络知识
作业答案
作业习题
蚂蚁庄园答案
当前位置:
题库大全
作业答案
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溴苯和甲苯 B乙醇和乙醛 C丙三醇和水 D硝基苯和水
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溴苯和甲苯 B乙醇和乙醛 C丙三醇和水 D硝基苯和水
发布时间:2020-11-22 06:08:35
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溴苯和甲苯 B乙醇和乙醛 C丙三醇和水 D硝基苯和水
网友回答
(答案→)
解析:D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
上一条:
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满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C3,b为水(预先滴入少量酚酞溶液),可出现红色喷泉A. 若a为CO2,b为
下一条:
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致癌致畸物质之一。我国规定:室内甲醛含量不得超过8×10-5mg/L。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实验原理】KMnO
资讯推荐
某学生利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室温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实验装置如下。部分实验步骤:①装好实验装置。②。③把适量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高锰酸钾粉末的质
在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DA. 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Fe与S反应生成FeS,确定非金属性:Cl>SB.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
固态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甲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探究实验。(1)仪器B的名称是。(2)实验中,Ⅱ中的试纸变蓝,Ⅳ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
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
为确定某液态有机物X(分子式为C2H6O2)的结构,某同学准备按下列程序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填空。(1)根据价键理论预测X的可能结构为、 、 (可不填满)。(2)设计实验方案证明X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A. B. C. D.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C实验目的操作①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②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红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
有两个实验小组探究Na2O2与SO2的反应,都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第1小组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判断有无O2生成的方法:把放在试管C口处观察
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材料一:右图是纯碱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材料二:下表列出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有关性质 物质 熔点/℃ 沸点/℃
在实验室里可按右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是AHCl B.Cl2 C.NO2 D.NH3
(每空1分,共14分)动手实践: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回答实验室制取氨气并进行氨气性质实验的若干问题,根据要求填写空白 图1
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1) 请从下表中实验现象(Ⅱ)(填A、B、C……)中选出与方案(I)(填1、2、3……)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 B C D
限用一种试液即可区别Na2S、Na2SO3、Na2CO3、NaAlO2、Na2SO4五种溶液。应选用 A、烧碱溶液 B、盐酸 C、氨水 D、氯化钡溶液
如图是进行气体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若水槽中是NaOH溶液,试管中是Cl2,可看到液面上升,试管中黄绿色褪去B. 若水槽中是水,试管中是NO
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提纯物质的是
下列家庭小实验制得的分散系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 硫酸铜B. 淀粉C. 蔗糖D. 碘
(14分)(Ⅰ)气体制备时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下列各图所示装置,肯定不符合气密性检查要求的是。(Ⅱ)下面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仪器:a量筒 b.容量瓶 c.分液漏斗 d.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AA. 喷泉实验B. 转移溶液C. 收集氯化氢气体D. 稀释浓硫酸
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 NaOH溶液100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
实验室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瓶中,并放在阴凉处B. 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配有玻璃磨口塞的试剂瓶中C. 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D. 硫酸亚铁溶液存
(11分)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证明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实验时,先向注射器内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排净注射器内的空气,迅速将带有铜丝的橡皮帽盖上,一段时间后,注射器内
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装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已知U形管内预先装有少量水(为使水容易观察,预先染成红色),如图所示,结果U形管左边液面升高,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BA.
将下列物质中,找出合适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内①和; ②白磷与红磷 ③16O与18O ; ④O2与O3; ⑤甲醇(CH3OH)和乙二醇(HO—CH2—CH2—OH); ⑥甲烷与丁烷;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他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填序号)。A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B.铁、铜与氯气反应分别生成FeCl3、CuCl2C
对于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①定性分析:
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操作 实验现象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