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依据,我国三纲五常中的五常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发布时间:2020-07-09 14:33:00

三纲五常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依据,我国三纲五常中的五常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网友回答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
  三纲、五常语出西汉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但其思想内容则源于先秦诸子之学,如孔子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韩非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为“天下之常道”。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朱熹.

网友回答

我国三纲五常中的"五常"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三纲包括: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于孔子,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道德缺失,也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才是教育子女、待人接物的正确法则。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