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1 14:25:29

阅读理解: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  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尚付阙如,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当46亿年前我们这个太阳系从一大团星云物质里脱胎而出时,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乃至陨星的密度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________(A.月亮  B.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________(A.月亮  B.月球)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  ①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②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其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③太平洋便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残迹。你看,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④现在,赞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⑤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1.从文中的介绍来看,比较起来,你觉得关于月球起源的三种学说哪种较为可信?为什么?2.如果文章的内容不作改动,而把文章的题目换成《月亮地球的姐妹、妻子,还是女儿?》,你觉得合适吗?请说出理由。3.倒数第二段的句子排列顺序被打乱了,不改动文字和标点,把它调整过来,应该把第________句移到第________句前面。4.月球起源学说十分深奥,但本文写来却生动形象,浅显明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成功地运用了①________、②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请用括号标出文中例句,并在例句前标上序号①②。5.第三段中加粗的两个“很可能”,去掉行吗?为什么?6.请分别从第四段中的两个括号内选出合适的选项,把序号填在前面的横线上。7.对最后一段在表达上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开头呼应B.归结全文C.用拟人化手法表达了人类揭开月球起源之谜的信心与决心D.运用反问,表达了人类想要弄清月球“身份”的强烈愿望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同源说”应该较为可信。因为其他两种学说都有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对“俘获说”提出了质疑;“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对“分裂说”提出了质疑。  2.不合适。因为改动以后,题目中“姐妹、妻子、女儿”的顺序与文章中对三种月球起源学说的说明顺序不协调。  3.⑤,④  4.①作比较,②打比方  ①(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  2.(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5.不行。因为这两处都是推测的情况,不一定是事实。  6.B  A  7.D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