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有哪些特点,蜻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7-10 00:38:48

蜻蜓有哪些特点,蜻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网友回答

1、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且每只眼睛又有数不清的“小眼”构成,这些“小眼”都与感光细胞和神经连着,可以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它们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
  2、蜻蜓成虫有两对等长的窄而透明的翅,脉序网状,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咀嚼式口器发达。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动。足接近头部(以便于捕食)。腹部细长。复眼突出,触角小而不明显。成虫的构造虽颇一致,但大小差别悬殊,翅展一般为5公分 蜻蜓在荷叶上舞蹈从最小的1.8公分(0.7寸)到最大的19.3公分(7.5寸)。
  3、蜻蜓和其他许多昆虫都不一样,它的卵是在水里孵化的,幼虫也在水里生活,所以它点水实际上是在产卵。雌蜻蜓产卵到水里面,多数是在飞翔时用尾部碰水面,把卵排出。我们常见的所谓“蜻蜓点水”,就是它产卵时的表演。蜻蜓的卵是黄色的。
  扩展资料
  蜻蜓是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差翅亚目昆虫的通称。 
  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脉也稍有不同。休息时四翅展开,平放于两侧。稚虫短粗,具直肠鳃,无尾鳃。包括蜓总科Aeshnoidea、大蜓总科Cordulegastroidea、蜻总科Libelluloidea等3总科,共11科。蜓科和蜻科最为常见,广布于我国各地。 
  蜻蜓是食肉性昆虫。他们捕食苍蝇、蚊子、叶蝉、虻蠓类和小型蝶蛾类等多种农林牧业害虫。蜻蜓是有益于人类的一类重要天敌昆虫。“蜻蜓点水”是蜻蜓将卵产在水中的生物学特征.其幼虫(稚虫)生活在水中,生活期因种类而异,蜓类一般为2年,有的长达了3至5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蜻蜓

网友回答

蜻蜓成虫的头部很圆,复眼大。胸部呈箱子形,有两对的长翅膀,可以通过翅膀的交替振翅飞行,也能在空中定点飞行。休息时翅膀平放垂直合并的。
  腹部细长。蜻蜓的食性为肉食性,主要在空中捕食蚊、蝇、蝴蝶,甚至其他种类的蜻蜓。在捕食的时候它们会用6只脚猛抓住猎物,其脚上所长有的大量粗毛,可以抓紧猎物,令其无法逃脱。大颚相当发达,可以撕咬猎物,方便进食。它们更能够在30分钟内吃光与自己体重相等的食物。
  蜻蜓的脚在捕食时很有用处,但是却不适合步行,所以蜻蜓除了在树枝停下时会以脚作停泊作用外,其他时候甚少运用到足部。即使是稍微的移动,它们也须要用翅膀来飞;而且即使只剩下一只翅膀时,它们仍可以飞行。蜻蜓点水其主要作用是雌蜻蜓正在水面上产卵。
  扩展资料
  蜻蜓的繁殖是最与别不同,而这种繁殖方式的演化仍是一个谜。与其他昆虫一样,蜻蜓的生殖器官生长在腹部末端,第九腹节的腹面。在交配前,雄虫会将精子从生殖孔转送到位于第二及第三腹节腹面上第二组性器官中,并将精子储存在那里。 
  当雄虫抓住了愿意交合的雌虫时,交尾(交配)就会开始。 首先,雄虫会弯起腹部,利用腹部末端肛附器的交合突抓着雌虫的头部后侧或前胸的背板。 然后,雄虫会放松其足部对雌虫的紧握,让雌虫轻松地悬挂在雄虫的腹部末端。
  愿意交合的雌虫会弯起腹部作出接触,并将腹部末端紧贴在雄虫的第二性器上。 这种交配模式在英文中有时称为“轮”(wheel)。 接着,雄虫会将雌虫在过往交尾时留在体内的所有精子除掉,然后运用阴茎状的器官将自己的精子放在雌虫体内。
  许多种类的雄虫肛附器与雌虫的头部后侧,以及雄虫的第二性器官与雌虫的性器官,都是有如锁与钥匙的结构互相契合,并且是种类特有。 由于这种精妙的特点,雄虫与不同品种的雌虫种类可交尾的机会就大大减低。 
  不过,有时一些大意的雄虫亦有抓错对象的一刻。 因此,肛附器的结构和特征是用来分类和分辨品种的最佳标准。 某些蜻科交配可能只需很短时间,但对大多数种类来说,交配是一个非常冗长的过程,要经数分钟,甚至数小时后,雌虫才会产卵。
  雌虫大多在交尾后就立即产卵。 产卵时,有些雌虫会由雄虫抓着其腹部后侧“串连”在一起进行;有些则是在没有雄虫抓着的情况下产卵。 许多雄虫即使没有紧抓着雌虫,但在雌虫产卵时,都会保护着它们,以防其他雄虫对该雌虫产生兴趣。 有的蜻蜓会把卵放在植物内,称为“内生产卵”;有的则会把卵掉在潮湿的植物上或水面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蜻蜓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