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关于天赋的看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物质?还是一种唯心的观点?所谓“艺术是需要天赋的”,这样的观

发布时间:2021-03-15 05:43:39

请问各位关于天赋的看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物质?还是一种唯心的观点?所谓“艺术是需要天赋的”,这样的观点怎样用唯物辩证法来解释?

网友回答

什么是天赋?所谓天赋就是指上天赋予你的才能.说句大白话就是你天生就能够毫不费劲地做好某一件事,而且比其他一万个人做得都好.这种才能是未经后天学习、与生俱来的,而且还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天赋.有的人逻辑思维占优势,有的人形象思维占优势;有的人博闻强记,但不善于融会贯通;有的人虽然记忆力差,但能记住最重要的信息,并且精于思考;有的人智力过人,但意志薄弱,志趣低下;有的人智力平平,但意志顽强,目标远大,百折不挠.任何一个正常的人,总有这样那样的优势或潜在的优势.
奥托·瓦拉赫是19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老师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在绘画艺术上是不可造就之才.”
面对如此“笨拙”的同学,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质,建议他试学化学.于是,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在同学当中,这位在文学和绘画艺术上的不可造就之才竟然成为公认的在化学方面“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找准属于自己的道路,踏踏实实干适合自己的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就是奥托·瓦拉赫给我们的启示.如果你看不到自己的优势,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是你今生最大的缺憾.自尊和自信来源于对自己优势的确认,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自我价值的肯定.确认自己的优势是人的“精神生长点”.你必须独具慧眼,善于发现自我,把握你的这一最重要的“精神生长点”.切记:即使是智商很低的人也有自己的天赋.
美国奥斯卡获奖影片《阿甘正传》的主人公阿甘智力低下,智商只有75,并患有严重的脊柱侧弯.阿甘母亲并没有对阿甘失去信心.她给他穿护腿,处处关爱他,从不批评他的想法.别人骂阿甘时,她总能为阿甘撑腰,有时干脆地说:“愚蠢的人就是要干愚蠢的事!”在母亲的精心培育下,阿甘一天天长大了.
一次,几个骑自行车的男孩追打他,好友珍妮鼓励他快跑,他越跑越快,金属支架竟然散了.阿甘终于摆脱了无法独立行走的困境,从此,阿甘开始经历他的奇迹生涯:由于跑得快,加入了大学橄榄球队,成为全美橄榄球明星,受到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大学毕业后,阿甘入伍参加越战,救了好几位战友的性命,成为民族英雄,约翰逊总统亲自授予他荣誉勋章.在部队医院养伤时,阿甘学会了打乒乓球,回国后,他教医院中其他退伍士兵打乒乓球,以鼓舞他们的士气.以后,阿甘作为外交大使参加与中国乒乓球队的友谊赛,还受到了尼克松的接见.阿甘为兑现对死去的战友的承诺,买了一条捕虾船,不料生意就此兴旺起来,成为了亿万富翁.
天赋与生俱来,发挥和利用你的天赋是上天的旨意,就如同大自然赋予鱼儿游泳的天赋,赋予鸟儿飞翔的本领一样.天赋也好比眼睛的颜色,你既无法选择也无力创造.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鸟而去学游泳,那么无论你怎么努力也是白费力气;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鱼而去学飞翔,那么无论你付出了多少也是一无所获.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第二个与你一样的人,你的天赋早已隐匿在你的基因序列中,你生来就拥有它们.这些天赋同你所拥有的其他事物一样,独一无二.去做天生擅长的事吧!假如你依从天赋行事,通常会事半功倍.
可见,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善于发现并且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赋.
运用天赋而发挥出来的创造力就是天赋的潜能,也是天才的力量.找出自己的天赋,发挥自己的天赋潜能,你就是天才!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其教子著作《傅雷家书》享誉海内外.傅雷对教育子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在孩提时期,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并进行正确引导,如果逆天赋而行,那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傅雷在给周宗荷的信中写道:“天生吾人,才之大小不一,方向各殊;长于理工者未必长于文史,反之亦然;选择不当,遗憾一生.爱好文艺者未必真有文艺之能力,从事文艺者又未必真有对文艺之热爱;故真正成功之艺术家,往往较他种学者为尤少.凡此种种,皆宜平心静气,长期反省,终期用吾所长,舍吾所短.若蔽于热情,以为既然热爱,必然成功,即难免误入歧途.”
基于这样的想法,当傅聪还在三四岁时,傅雷就在他稚嫩的心灵活动中寻找他天赋的闪光点,开始为傅聪铺筑人生之路了.
起先,傅雷曾让傅聪学习美术,因为傅雷觉得自己精通美术理论,又有许多朋友是中国画坛巨匠,如果傅聪能拜他们为师,博采百家之长,定会在绘画上大有作为.
谁知傅聪不是绘画的料,他在学画时心不在焉,那些习作几乎都是鬼画桃符,信笔涂鸦,丝毫没有显露出预期的那种美术天赋.而与此同时,傅聪的一些细微爱好则引起了傅雷的注意.他发现儿子钟情于家里的那架手摇(发条动力)留声机,每当留声机在放音乐唱片时,儿子总是一动不动地依靠在它旁边静静地听,而每当此时小男孩那固有的调皮好动的天性即一扫而光.于是傅雷果断地让傅聪放弃学画而改学钢琴,此时傅聪已7岁半了.但傅聪的每一个细胞好像都是为音乐而存在的,他学琴仅几个月,就能背对钢琴听出每个琴键的绝对音高.启蒙老师雷垣教授肯定傅聪“有一对音乐的耳朵”,之后,傅雷最终认定,自己确实发现了傅聪的音乐天赋.
在傅雷的精心教育之下,傅聪脱颖而出.19岁的夏天,经过选拔,傅聪前往罗马尼亚,去参加第四届国际青年学生和平友好联欢节钢琴比赛,获钢琴演奏三等奖.21岁时,他又参加了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三等奖,震惊了中外乐坛.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