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中华国学》2019见面课答案

发布时间:2020-06-05 13:28:33

智慧树知到《中华国学》2019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易经》、阴阳家和法家
1、我们今天所见的《易经》,是由多少卦、多少爻组成的:
A:八卦
B:四十八爻
C:六十四卦
D:三百八十四爻
正确答案: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2、战国时期的五行家认为五行相克,相克的顺序是:
A:木→土→金→水→火
B:土→水→火→金→木
C:木→土→水→金→火
D:火→木→土→水→金
正确答案:土→水→火→金→木
3、关于阴阳学说,下面的陈述中两个正确的选项是:
A:宇宙中任何事物都包含阴阳两种属性
B:阴阳表示事物的静止状态
C:阴阳是尖锐对立的,二者不可相互转化
D:阴阳表示两个相互依存的空间世界
正确答案:宇宙中任何事物都包含阴阳两种属性,阴阳表示两个相互依存的空间世界
4、韩非的政治管理学说包括哪些要素?
A:法
B:术
C:势
正确答案:法,术,势
5、关于法家思想的特点,下面哪两种说法符合实情?
A:法家注重个人利益
B:法家注重法律约束
C:法家注重道德建设
D:法家注重人格培养
正确答案:法家注重个人利益,法家注重法律约束
见面课:  儒学、诸子和经学
1、春秋时期,士阶层应该掌握六种技能,是为“六艺”。孔子教育学生的内容就包括这“六艺”,具体内容是:
A:诗、书、礼记、仪礼、左传、公羊传
B:礼、乐、诗、书、射、术
C:礼、乐、射、御、书、数
D:琴、棋、书、画、骑、射
正确答案:礼、乐、射、御、书、数
2、名家是战国时代研究语言逻辑的学派,与墨家的经验逻辑不同。下列哪个命题不属于名家:
A:龟长于蛇
B:卵有毛
C:白马是马
D:白马非马
正确答案:白马是马
3、阅读下列诗词,分析哪些诗词表现的内容与杨朱的思想比较接近:
A: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正确答案: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4、汉代的五经指的是:
A:《诗》、《书》、《礼》、《易》、《论语》
B:《诗》、《书》、《礼》、《易》、《春秋》
C:《诗》、《书》、《礼》、《乐》、《春秋》
D:《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周易》
正确答案:《诗》、《书》、《礼》、《易》、《春秋》
5、东汉的官方文献《白虎通义》说:“帝王者何?号也。号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明德,号令臣下者也。德合天地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礼记·谥法》曰:‘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在称王。’”从这里可以看出:
A:在东汉,帝王被极大神圣化了
B:在东汉,帝王代表着天地道德
C:在东汉,帝王被认为是普通人
D:在东汉,帝王与天地道德无关
正确答案:在东汉,帝王被极大神圣化了,在东汉,帝王代表着天地道德
见面课:老子、庄子与道教
1、《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语境中的“道”,是指:
A:人们行走的道路
B:人们做事的方法
C:世界万物的起源
D:世界万物的演变
正确答案:世界万物的起源
2、《道德经》讲“德”,所谓的“德”涉及哪两项内容:
A:慈悲为怀
B:嫉恶如仇
C:善恶不分
D:是非不辨
正确答案:善恶不分,是非不辨
3、《庄子·齐物论》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关于“彼”与“是”的关系,下面哪一个选项与《庄子》的论述不一致:
A:“彼”是不依赖于人类认知的外部存在
B:“是”是人类对特定存在物的认知判断
C:人类对外物的认知是客观的、科学的
D:人类对外物的认知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
正确答案:人类对外物的认知是客观的、科学的
4、据《庄子·齐物论》记载: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在这段史料中,南郭子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直接原因是:
A:悲观厌世
B:身体有病
C:修行道术
D:天性如此
正确答案:修行道术
5、《太平经》中说:“无离舍宅及城郭,骨节相连为阡陌,筋主欲生坚城郭,脉主往来为骨络,肉在皮内为脉衣,神在中守司人善恶。”根据这段诗文,人们相信自己的生命:
A:由肉体构成
B:由骨骼构成
C:由肉体和骨骼共同构成
D:由肉体和精神共同构成
正确答案:由肉体和精神共同构成
见面课:禅学和唯识学
1、佛教讲三皈五戒,五戒中不包括的内容是:
A:杀生
B:偷盗
C:饮酒
D:婚姻
正确答案:婚姻
2、佛教宣扬入涅槃,涅槃所在的位置是:
A:在西方极乐世界
B:在人的内心深处
C:在佛教的典籍中
D:在现实的生活中
正确答案:在人的内心深处
3、《坛经》中有一首偈子,内容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大概意思是:
A:修禅应远离菩提树
B:修禅应该远离镜台
C:修禅应该诵读佛经
D:修禅应该心不染尘
正确答案:修禅应该心不染尘
4、《庄子》说:“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坛经》说:“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请问:这两种修行方法是否相似?
A:十分相似
B:比较相似
C:并不相似
D:毫无关系
正确答案:十分相似
5、《百法明门论》讲唯识百法,其中哪一项与愧、无愧、贪、无贪、嗔、无嗔、信、无信等心理因素有关:
A:色法
B:心法
C:心所有法
D:心不相应法
正确答案:心所有法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