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艾青写于1937年的《煤的对话》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A.这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咏物诗。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后,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了地层深处,它满怀怨愤和仇恨,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B.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它渴望着火的到来,它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C.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诗中礼赞了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D.全诗采用对话形式,发问者出语冷静,而答话者所答却炽热如火,两者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富于艺术感染力。
网友回答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