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与网络》为题写一篇作文!!!,网络时代作文

发布时间:2020-07-09 10:31:11

以《我与网络》为题写一篇作文!!!,网络时代作文

网友回答

我与网络
  二十世纪60年代,人类用智慧编织了一张特别神奇的“网”,它是以无数台计算机通过软件、硬件设备,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把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网络。
   二年级时,我家购买了一台电脑,也算是跟上了网络时代的步伐,当时,我那个高兴尽就别提了。因为我知道,电脑的用途实在是太多了。
   在学习上,电脑可真是我的好帮手。有一次,上《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老师要我们收集资料。我在网络上查找到了许多有关圆明园遗址的图片和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我把这些资料都保存在软盘里。上课时,我向同学们展示查找到的资料。当夏日景色迷人的狮子林和如海市蜃楼般的仙山亭出现在画面上时,我向同学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台下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便会钻进网络,因为那里有许多高级教师为我解答疑问。从成语解释到古诗文的翻译,从自然现象到奥数难题,网络都给我以知识的补充,使我不断进步。
   节假日,网络便成了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轻轻移动鼠标,翻过一张张网页,网络带领我来到了“神州”六号的发射现场,感受到了那壮观的场面;来到了非洲的热带丛林,经历了一次次心灵的历险;欣赏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品尝了清朝的“满汉全席”,网络还让我爬上了万里长城,了解了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
   网络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同时也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既有好的作用,也有不利的因素,对于一些不良信息,我们要做到不收不看、不信不传。因为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所以,要时刻保持警惕,以免上当。还有,上网得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要懂得爱护身体,拥有健康的体魄,才可能拥有幸福的未来。
   你准备好了吗?来和我一起跨上信息高速公路,进行一次魔幻神奇的体验吧!Les's go !

网友回答

网络——一张用高科技手段编织的信息网正在飞快地要笼罩所有的地球人。即使你不主动触网,也难逃被网触上。网络时代,我们无处可逃。管你喜欢不喜欢,你必须生活在网络时代。网络正在影响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和同事上班最怕停电,一停电,单位里的近20台电脑就死了,而且无法通过网络与外界联络、传输文件。有几次是电信局那边的机房有问题,害得整个网络都中断瘫痪了。
   笔者知道,有越来越多的人像笔者一样越来越少看报纸了,了解新闻的渠道主要是上网,在网络上的各个新闻网站上浏览。在网站上看新闻的好处,一是信息来得快,报纸还没到,在网上就能看到它上面刊载的东西了;二是每篇新闻它都会给你提供几条、几十条相关新闻,使你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整个新闻事件的进程和发生的背景,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反应、评价。因此,许多有条件的人进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然后才做其他事情。一旦因停电或者网络、机子的故障上不了网,就会焦躁不安,那些依赖网络传输文件等的人更是一下子就抓瞎了。
   记得有一次单位里的主机突然上不了网了,大量该传输出去的文件无法传送了,大家以为是机子出了故障,赶紧打电话给卖电脑给我们的那家经销商,他们过来看过后说机子没事,是电信局那边出了问题。并说早上已经有10多家客户给他们打电话反映机子上不了网,可能有问题。而其实问题是出在网络上,而不是机子有毛病。看看,上不了网,好多事没法做,大家都急啊。
   那天我手里捏着几张汇款单兴冲冲地去邮局取少得可怜的稿费,可柜台里面的工作人员面无表情地说,现在网络有问题,取不成了,你明天再来看看吧。我只好悻悻地走了。
   现在邮局里都是电子汇兑,网络有问题,你连取钱都取不到,能不叫人急吗?
   网络上更急人的事还多着呢。前两天,笔者在咱们红河州的一家官方网站上竟然浏览到了几条公开贩卖 假钞和国家严控的精神类药品的信息。
   我还在红河聊天室里遇到一个东北的家伙,问我可不可以帮他买到枪。我问他买枪干什么用,他说和别人结了仇......
   在聊天室里,色情等有害信息更是频现。
   这就是网络,什么东西都有,恐怖吧?
   当然了,网络上的好事也不少。有人通过网络信息找到了商机,像芙蓉姐姐那样更是通过网络成了社会上的名角。。。。。。。
   我有一位朋友,通过在网上聊天找到了爱情的归宿,结果两个原本隔山隔水的网友最终成了一对恩爱的夫妻。有人会说了,通过网络骗色骗财的事多了。那当然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网络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难道没有网络就没有骗色骗财的事情发生吗?不见得吧。
   二、网络舆论显示民意
   有相当多的人认为,网络只是供年轻人或者是无聊之人消磨时光的工具,经常上网的人一定是不务正业甚至是不正经。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定是不了解网络的了。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网民已达1.11亿,占世界网民总量的11%,成为世界上一个庞大的网络群体。而以即时、互动为特点的网络传播方式,更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网络的“舆论场”作用,日益受到我们国家高层领导人的的重视和肯定。
  据报道,除了高层领导亲自上网了解民意外,中央和国务院设有专门机构,每天从网上搜集重要信息,以“互联网舆情”形式提供给领导人参考,网络舆论已成为一种“公开的内参”。
   2003年湖北打工青年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东被“收容”致死,消息在网络上激起强烈讨论,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实施21年的《城市流浪人员乞讨收容遣送办法》随之被废除,许多地方开始取消“暂住证”;2005年湖北佘祥林“杀妻”冤案曝光,再次掀起一波网络舆论大潮,推动了死刑案件的审判程序改革,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而从前两年北京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教授“论文造假”事件到最近女青年“虐猫”录像事件等,均在网上引起强烈关注,进而延展到道德层面的反思和法律立法方面的讨论……种种事例表明,网络舆论的影响及作用日益显著。
   笔者过去也常聊QQ,而现在则常在各大网站的论坛里漫步,见着感兴趣的帖子就跟一个,或就某一问题发表一些意见建议(不知温总理看到过否),还开辟了网络个人空间,写点博客,做楼主策划贴出些个专题,有几个以展示开远风光、美景图片专题得到网友好评,被论坛加了“精”字。接触网络越久就越觉得网络舆论真的是最真实表达民意舆情。
   在网络的论坛里,每每看到那些热议开远发展的帖子就让我感叹不已——别以为老百姓不关心开远的发展、对开远的发展没有想法,其实,开远一点一滴的发展变化都能令他们欣喜和自豪。比如,在“开远的城市建设在州内能排第几”专题目的帖子里,有网友就这样说:“个旧不大但精,开远不精但大,再杂个说么也是州内第一大城市喃~(蒙自现在看挨大,但还差的开远点呢)”“开远应该往精品化上狠下功夫,开远的高层建筑比较少,个旧的楼比较高,看起来有气势.”从这些言论不难看出网友对开远的热爱,而且其中的分析也是比较冷静的。网上还有许多讨论开远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话题,其中不乏理性的思考,真希望开远的父母官们都能看到这些网上舆情,也感动一下,也深思一下,在决策时认真考虑一下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