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以AB为直径作⊙O交BC于D,AC于E.(1)证明:D点为BC中点.(2)过D作⊙O切线交AC于M.求证:.

发布时间:2020-08-10 07:52:14

如图,△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以AB为直径作⊙O交BC于D,AC于E.
(1)证明:D点为BC中点.
(2)过D作⊙O切线交AC于M.求证:.

网友回答

证明:(1)连接AD,
∵AB为⊙O的直径,
∴∠ADB=90°,即AD⊥BC,
又∵AB=AC,
∴AD为△ABC的中线,
即D为BC的中点;

(2)连接OD,与BE交于点F,
∵DM为圆O的切线,∴OD⊥DM,即∠ODM=90°,
∵AB为圆O的直径,∴∠AEB=90°,
∵O为AB中点,D为BC中点,
∴OD为△ABC的中位线,
∴OD∥AC,
∴∠OFB=∠AEB=90°,即∠OFE=90°,
∴∠ODM=∠OFE,
∴BE∥DM,又D为BC中点,
∴M为EC中点,
∴DM为△BCE的中位线,
∴DM=BE.
解析分析:(1)连接AD,因为AB是圆O的直径,所以∠ADB=90°,即AD⊥B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即可证的D点为BC中点;
(2)连接OD,由DM为圆的切线,根据切线性质得到OD垂直于DM,又AB为圆的直径,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得到∠AEB为直角,由O为AB中点,且D为BC中点,得到OD为三角形ABC的中位线,根据中位线定理得到OD与AC平行,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OD垂直于BE,从而得到BE与DM平行,由D为BC中点得到M也为CE中点,即DM为三角形BCE的中位线,根据中位线定理得到DM等于BE的一半,得证.

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中位线定理以及圆周角定理,在遇到直径有关的问题时,一般要构造直径所对的圆周角,这样可以由直径转换为直角,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遇到切线时,常常连接圆心与切点,可得直角来解决问题,同时注意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条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常常利用此定理来证明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