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目: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仪器:斜面、小车、金属片还有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如下:
A、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是为了让小车运行的________,如图所示;
B、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用________测出小车到斜面底端金属片的长度,即通过的路程;
C、用________测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撞击金属片C所用的时间;
D、再将小车从A运动到B时,测出路程和时间;
E、将小车从B点运动到C点处,测出路程和时间,把上述测量数据的竖直填入表中;
F、根据测出的s、t,用________算出小车通过斜面AC、AB、BC的平均速度.
实验次数路径路程S(m)时间t(s)平均速度ν(m/s)1AC1.82.50.722AB0.91.50.63BC0.91.50.6G、分析结果第1次实验的平均速度与第2次实验平均速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H、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的平均速度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
网友回答
停表 刻度尺 时间长一些 刻度尺 停表 v= 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的路程、时间都不同,而且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小车运行的路程相同,时间也相同
解析分析:(1)在“测平均速度”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量出小车行驶的路程,用停表测出小车经过相应点时的时刻;
(2)对同一斜面,斜面倾角越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越长,越便于时间的测量;
(3)已知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以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4)根据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中的数据和公式v=可以分析出结论.
解答:(1)除了题中给出的器材外,还需要测量路程的刻度尺和测量时间的停表.
(2)A、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会长些,而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B、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
C、实验中需要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F、已知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以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G、第1次实验的平均速度与第2次实验平均速度不同的原因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的路程、时间都不同,而且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H、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的平均速度相同的原因是:小车运行的路程相同,时间也相同.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