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守信里的的至其日的至是什么意思,范式守信中乃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07-10 02:28:44

范式守信里的的至其日的至是什么意思,范式守信中乃什么意思?

网友回答

范式言而有信
  【原文】
  范式,字巨卿,山阳乡人也,一名汜。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请假)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酒食)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诚)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诚如是(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译文】
  范式,字巨卿,是山阳金乡人,还有一名为汜。少年时去太学上学,和汝南的张劭是朋友。张劭字元伯。后来范式要回故乡。范式对张劭说:“两年以后我就回来,将拜访你的父母,来看你的子女。”就一同约定了时间。后来约定的时间快到了,张劭把这事详细的告诉了母亲,请母亲设宴等待范式到来。张劭的母亲说:“已经分别了两年,相隔千里的约定,你怎么敢相信它是真的呢?”张劭说:“巨卿是讲诚信的人,一定不会做事不合情理(违背诺言)。”他母亲说:“如果果真如此,我自当为你们酿酒。”到了那一天,范式果然到了。两人一同喝酒,尽兴后分别。
  【注释】
  1、范式:东汉金乡人,历任荆州刺史、庐江太守等职,有才华和威名。
  2、太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3、诸生:求学的人。
  4、汝南:在今河南省。
  5、尊亲:指张劭的父母。
  6、孺子:小孩子,指张劭的子女。
  7、游:游学,学习。“游”后省“于”字。
  8、告归:请假回家。
  9、过:拜访,探望。
  10、克:约定或限定。
  11、许:赞许。
  12、并:一起,同时。
  13、具:具体详细。
  14、以:后省“之”。
  15、审:确定。
  16、结言:口头答应。
  17、若:如果。
  18、乖违:违背,此指违约。
  19、酝:酿酒。
  20、为:替给。
  21、白:告诉。
  22、至:到。

网友回答

唐代佚名的《范式守信》的翻译:
  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别名汜。范式年轻的时候在太学游学,成为儒生,和汝南郡人张劭是好朋友。张劭,字元伯。后来两人一起告假回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要回京城,我会去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然后就共同约定了日期。
  后来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元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母亲,让她布置好酒食恭候范式。母亲说:“都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事情,你怎么就这么相信他呢?”元伯回答说:“巨卿是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诺言。”母亲说:“如果真是这样就该为你们酿酒。”到了那天,巨卿果然来了,二人升堂互拜对饮,喝得十分畅快后才相互告别。
  《范式守信》原文:
  范式字巨卿,少游于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搞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俱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至,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