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子写的《生命生命》告诉我们什么,杏林子关于生命的名言
网友回答
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让它白曰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网友回答
杏林子关于生命的名言,如下:
1、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你得到多少或失去多少,而是你是否全心全意的努力过,活出你那一份光和热。 ——杏林子 《生之歌》
2、在逆境中崛起,在平凡中找寻感动,在绝望中找到希望,用毕生努力来慰藉所有在逆境中挣扎的迷茫者。——杏林子 《生之颂》
3、在逆境中崛起,在平凡中找寻感动,在绝望中找到希望,用毕生努力来慰藉所有在逆境中挣扎的迷茫者。——杏林子 《生之颂》
4、为忧伤痛苦的心灵带来信心和安慰,重新感受生命的跳跃,活力与喜悦。 ——杏林子 《生之颂》
5、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由它荒废。 ——杏林子 《生命生命》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杏林子位于台北市光复南路的故居,现为中华民国刘侠之友会会址。
杏林子1942年生于陕西省宝鸡市,出生日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431356666期为农历二月廿七,到台湾登记户籍时误记为公历2月28日。父亲刘德铭为国军军人。1949年举家随国民政府迁到台湾。
杏林子在12岁时罹患了罕见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极为不便,使她因而对生命抱着消极的态度,直到16岁时因信仰基督教,在心灵上有了寄托,由信仰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尊贵,渐渐改变了她对生命的看法,转而充满了乐观与积极。
杏林子给读者的回信。晚年的杏林子因病情恶化,已无法亲自执笔,信件都由他人代为笔录,但杏林子仍会亲笔签署。此件写于1998年5月9日。
由于身体上的疾病而令杏林子不得不中途辍学,故此杏林子的最高学历仅为“北投国小毕业”,杏林子初时甚为介意,但后来渐渐释怀,因为这代表了“以后的学问都是自个儿修的”。
自此杏林子即通过函授学校及教育电台刻苦自学,她的母亲亦总不辞劳苦的替她借书。
函授学校的老师曾拿杏林子的作品到报刊发表,鼓励了她日后尝试投稿。杏林子第一篇投稿获刊登的文章是《他与她》,1961年前后刊于《中央日报》副刊。
及后杏林子即不断写作,作品类型亦越见多样化,除散文外,亦有小说、广播剧、电视剧本、舞台剧本等,屡获殊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杏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