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亭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8:22:16

读下列诗歌,回答8--9题谢公亭李白谢亭①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注释]①谢亭:即谢公亭,在安徽宜城城北,南齐著名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谢眺在此送别过友人.8.对这首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因地及事,次句触景生愁.同是一个谢公亭,风景也依然如旧,但在此送别友人的谢眺已不可得见,睹物思人,不能不生人事变迁,古今茫茫之慨叹.B.客散,山空照应起句离别,青天月,碧水流照应次句的风景,借旷远寂静的画面,进一步渲染惆怅的氛围.C.颈联是实写想象中的情景,借春秋两季景物的不同变化来展现此处的人事沉沦与寂寞,令人于自开自落的荷花和飒飒秋风中的竹声里领略到风景每生愁的真切内涵.D.今古一相接,表明诗人与谢眺有着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其言外之意是,谢眺之外,再无可引为知音的人了.相接指精神相通,志趣投合.9.对诗歌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愁前加一每字,表明诗人多次到过此处,每次都感怀生叹,从而通过这种数量的叠加和情感的积蓄,大大强化了愁的程度.B.颔联青天孤月,碧水长流是想象中的景,借大自然的永恒来反衬盛事难再的意味.C.尾联上句超越时空,纵贯今古,笔力雄健,意境高远.D.尾联下句是说长久的郁积化为浩然长歌.诗以此作结,不仅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境界的高情逸趣,而且鲜明地表示了抒情主人公潇洒伟岸的形象.

网友回答

8. C(虚写)     9.  B(眼前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