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唱唱《半半歌》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37:5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劝君唱唱《半半歌》张一平  有个叫李密庵的人写了一首《半半歌》,极富想象地表达了寻常人的理想生活。后几句最为美妙,是这样写的:“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颠翻,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歌中句句有“半”字,故为《半半歌》。在低吟轻唱、细细品味中,无尽的意趣便油然而生。“半半”是两个极端之间的均衡之势,是不左不右的适中境界,是极具深刻意蕴的哲学之度,是阴阳统一的博大宇宙!  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凡事过犹不及,临及顶点,怕也是只有下坡路可走了。生活中那些一生都马不停蹄、郑重前行的人固然可敬,但能适时驻足歇息并懂得欣赏周遭景色的人,不仅可敬而且越发可爱。如今有许多人被时尚所役,为大红大紫为披金垂银而奔走经营。可实际上,那金银红紫的生活又怎抵那半丰半俭的生活取之轻松、享之泰然呢?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当然这并不是鼓励人与世无争,消隐遁世。尘世永远是惟一的天堂。提倡心想“半半”,是要人少一分盲从,多一分醒悟;少一分攀比,多一分努力;少一分计较,多一分包容;少一分患得患失,多一分豁达坦然。如此便可以“退出牛角尖,抬头看天外”了。你看,那是多么蓝的天啊!  齐白石有“不似为欺世,太似见媚俗”之说,那是艺术中的“半半”;老子的所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则是生活中的“半半”。“半半”是艺术,“半半”是哲学,它是艺术中的含蓄,是哲学中的适度。在这一半天一半地之间生活的人类实在应该懂得这“半半”中的哲理,应该知道生活中不是什么事情都得我们引颈前瞻,全力以赴,孜孜以求的。人世间的许多事情、道理也都不是非黑即白那样纯粹,它们大都落在两极之间的灰蒙地段。人本身其实也是半半的对立统一。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正因为不可能通体发光,完美到连一丝一毫的瑕疵都没有,所以人才会是人。雨果说:“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正因为如此,人类永远不会尽真、尽善、尽美。但人类注定是要进步的,然而人类的进步只有“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才能脚踏实地,稳步向前。若急功近利,临末了也只能是欲速不达,甚至还会向后跳跃,历史上这样的故事还少吗?所以,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懂得“半半”的哲理,并能身体力行,那么人类是不是会减少许多错误与损失以及感情与生命的浪费呢?像那些诸如妒恨与倾轧、惟利是图与谋财害命之举是不是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呢?  遗憾的是,《半半歌》的最后一句“会占便宜只半”却俗腔唱走了调,这也很讽刺地成了《半半歌》的“半半”了。  1.第1段中,作者说“半半”是“极具深刻意蕴的哲学之度”,作者认为这“度”在艺术上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3个字);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结合全文作答)(6分)  2.第2段中,作者写道:“能适时驻足歇息并懂得欣赏周遭景色的人,不仅可敬而且越发可爱。”其“可爱”之处指什么?用文中语句,稍加组织作答。(不超过40个字)(4分)   3.在甲、乙、丙处引号中,应填入的《半半歌》中的诗句或词语是:(4分)  甲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2分)  乙处:________(不超过5个字)。(1分)  丙处:________(不超过5个字)。(1分)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三项是( )(4分)  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该懂得: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  B.人类的前行,不能甘冒风险,而必须脚踏实地,慢而不止。  C.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都不是是非分明的,而是亦是亦非,半对半错的。  D.人类永远不会达到真、善、美的极致,是因为人类始终都会犯错误。  E.最后一段是点题之笔,总结全文,同时也指出了“半半”的不足之处。  F.人应当学会生活,认识自我,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网友回答

答案:见详解解析:1.不似为欺世,太似见媚俗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提示:本题考查抽取信息的能力。由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便可找到答案。   2.少一分盲从、攀比、计较、患得患失,多一分醒悟、努力、包容、豁达坦然。   提示:本题考查抽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可爱”的含义可知,“可爱”在于懂得“半半”,“半半”即下文概括的“是要人少一分盲从”而“多一分豁达坦然”。   3.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半帆张扇 马放半缰   提示:本题考查对根据语境理解选取诗句的能力。要先正确理解语境的意义,然后才能选取恰当的诗句。“那金银红紫的生活又怎抵那半丰半俭的生活取之轻松、享之泰然呢?”由甲处所在的语境可知,甲处要填的诗句与这句话的含义是一致的,理解该句话是选取诗句的前提。乙、丙两处前后语境的意思是:人类的进步不能急功近利,要“脚踏实地,稳步前进”,由此,便可选准与此意相符的诗句。   4.B、C、E 本题考查对作品的正确理解。B项“不能甘冒风险”,“慢而不止”与文意不符;C项曲解了“半半”的内涵;E项“最后一段是点题之笔,总结全文’明显错误,“也指出了‘半半’的不足之处”这句话不对,应是《半半歌》最后一句有不足之处。“半半”和“《半半歌》最后一句”不是一个概念。   提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