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①莫如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乃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②矣。诗云:‘迨天之③未阴雨,彻彼桑土(桑土:指桑根之皮),绸缪(指缠结)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④?今国家闲暇,及时雨,般乐(指追求享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⑤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⑥谓也。” 1.文中共有六个“之”字,请按一定的标准把它们分成两类,将文中序号填在下面。A.____________是一类;B.____________是一类。2.从下列句中,选出与“莫如贵德而尊士”句法特点一致的一项[ ]A.请人持议,甚失弧望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C.毕礼而归之D.赢之为公子亦足矣E.行仁义而丧其国3.对“国家闲暇”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执政的人有空闲B.国家没有内忧外患C.国家有很多闲置的土地D.诸侯和大夫占有很多土地4.分别选出对下列字的正确理解。①迨:[ ]A.到B.趁C.在D.等②或:[ ]A.谁B.有人C.偶或D.有时③予:[ ]A.同“欤”,相当于“吗”。B.兼词“于吾”C.我D.同“欤”相当于“吧”。5.有些词本是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随着语言的演变,在现代汉语中变成了一个双音词,如果不注意辨别,就容易歪曲了原意。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从文中选出一个类似容易理解错的词。这个词是____________6.选出“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强调了靠自己处理问题的重要性。B.强调了天意,带有宿命论的色彩。C.强调了自然规律是不可违抗的。D.强调了灵活处理问题的重大作用。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A.①②④⑤ B.③⑥ 2.B 3.B 4.①B②A③C 5.知道 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