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的5P要素中学到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9-08-06 05:27:39

   ◆从监督的频率上来看,因为团队的生产力不太高,所以领导者监督下属的频率也比较密。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命令式的领导者通常帮助团队成员解决大量的问题。

命令式的领导风格比较适合于团队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因为处于第一阶段的团队生产力低,需要领导者的指示才能完成工作;而士气高,不需要领导者太多的支持。这就是为什么对于想做而不会做的新员工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培训,而不是激励。

◣第一阶段团队的领导者重点要做的工作如下:

     ◆协助团队成员发现问题。团队建立初期,团队成员还不具备自己去判断和挖掘问题所在的能力。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命令式的领导者通常能够帮助团队成员解决大量的问题。

◆设定团队成员的角色,提供明确的职责和目标。

     ◆明确指导团队产生行动计划。

    ◆控制决策,明确地告诉团队成员你所期望的工作标准,及时跟踪反馈。

第二种领导方式——教练式

     教练式的领导者是一种双高行为的领导模式,在这种领导模式中指挥性行为和支持性行为是并重的。教练式的领导恰好对应的是团队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因为在该阶段团队的生产力和士气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既需要通过指导来提升生产力,又需要通过支持来提升团队士气。

◣教练式领导风格的特点如下:

 ◆从行为上来看,具备双高特点,即高指挥、高支持。

◆从决策权来看,领导者向团队成员征求意见后再做决定。

 ◆从沟通上来说,是一种双向交流,并且提供反馈。

◆在监督方面,相对于第一阶段的次数要少,但因为第二阶段冲突不断,因此监督的频率还要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宜过少。

 ◆从解决问题方面来看,领导者仍然是解决问题的主要角色,但也会尊重团队成员的良好建议。

如果说在第一阶段团队的领导者处于团队的核心位置,到了第二个阶段,随着团队成员对于领导权逐渐产生怀疑和不满,建议领导者稍稍退出中心一点,对于很多问题应该征求下属的意见。

◣教练式的领导重点要做的工作如下:

  ◆确认团队的问题所在。在第二个阶段团队成员对于出现的问题还不是很确定,因此领导者要帮助团队成员确认问题所在。

  ◆帮助团队设定这个阶段的目标。

   ◆说明决策的理由并征求团队的建议,倾听成员的感受,激发大家的创意。

◆支持和赞美团队的任何进步。

   ◆征求团队成员意见后做最终决定,并继续指导任务的完成。

第三种领导方式——支持式

     支持式的领导方式是一种高支持、低指挥的领导方式。支持式的领导适应团队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此阶段生产力较高,不需要过多的智慧,而士气处于波动的状态,正需要支持或鼓励。

◣支持式领导风格的特点如下:

   ◆从决策权来说,与前两个阶段有所不同,决定权已经慢慢向团队成员过渡。

   ◆从沟通上来说,领导者多问少说,并且经常反馈,多听大家的意见。

◆监督次数越少,因为团队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支持式的领导重点要做的工作如下:

    ◆领导要让下属参与到问题的确认和目标的设定当中来。

    ◆应多问少说,善于倾听下属的意见,激励下属共同承担责任。

    ◆必要时为下属提供一些资源、意见和保证。

◆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参与决策的制定,分享决策权。

    ◆尽可能在下属无计可施的时候才出面,即便是复杂的问题也要让团队成员自己尝试解决,否则会使下属产生依赖心理。

第四种领导方式——授权式

  授权式的领导指挥性行为比较少,而支持性行为也比较少,是一种双低的领导行为。对于一个发展到第四阶段的团队来说,授权式的领导方式是受欢迎的。第四阶段生产力已经很高,领导者不需要指挥下属,下属已经知道该如何完成任务;面对一个士气相对比较稳定的员工,也不需要过多的激励。

◣授权式领导方式的特点如下:

   ◆从行为上来说,是少指挥,少支持。

   ◆从决定权来说,决策权已经完全下放,但任何时候目标的最终决定权还在领导者身上,我们无法授权团队来制定自己的目标,但一旦目标已经确定,领导者应授权下属按照自己的行动计划来完成任务。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