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30 00:18:19
酱豆角做法多,举例两种。
方法一:
所需材料:
鲜豆角5000克。食盐400克,鲜姜、大蒜各100克,花椒、大料各15克,白酒50克,白糖50克。
制作步骤:
1、先将食盐、蒜、生姜、花椒、大料、白糖放入凉开水中泡20天后备用;
2、将豆角去筋后洗净沥干,放入料汤内,同时加入白酒,密封坛口,10天即为成品。
方法二:
所需材料:
新鲜嫩白菜花1000克,老盐水1000克,红糖20克,白酒20克,干红辣椒30克,精盐30克,醪糟汁,香料包1个。(花椒、大料、姜片)
制作步骤:
将菜花用手掰成小央去掉茎,在沸水中烫约5分钟,捞出迅速摊开晾干;
把各种调料,装入坛中,放入菜花及香料包,用竹夹卡住盖上坛盖,添满坛沿水,泡5天即成。
酱豆角性甘、淡、微温,归脾、胃经;化湿而不燥烈,健脾而不滞腻,为脾虚湿停常用之品;有调和脏腑、安养精神、益气健脾、消暑化湿和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带下过多,还可用于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
中医认为,豆角类蔬菜味甘性平,有化湿补脾、调理消化系统、补肾止泄、益气生津的功效,对脾胃虚弱的人尤其适合。现代营养学数据显示,其蛋白质含量较一般蔬菜偏高,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较丰富,因此豆角也被誉为“蔬菜中的肉类”。
当人体内产生自由基过多或清除过慢时,就会加快机体的衰老和诱发诸多疾病。研究表明,酱豆角对羟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这可能与其含有较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E、抗坏血酸、微量元素硒有关。
在中国饮食历史上中,酱豆角曾经是使用量极大的昔制品,尤其是在生活简陋的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酱豆角充当着重要副食的角色,在维系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交融方面发挥了纽带作用。围绕着酱豆角而生成的酱豆角文化,在中华民族饮食历史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浓浓一个“酱” 字,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佐味方式。现代食品极大丰富,苦制品与酱文化仍在彰显诱人的魅力。
制作步骤
将菜花用手掰成小央去掉茎,在沸水中烫约5分钟,捞出迅速摊开晾干;
把各种调料,装入坛中,放入菜花及香料包,用竹夹卡住盖上坛盖,添满坛沿水,泡5天即成。
主要功效
酱豆角性甘、淡、微温,归脾、胃经;化湿而不燥烈,健脾而不滞腻,为脾虚湿停常用之品;有调和脏腑、安养精神、益气健脾、消暑化湿和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带下过多,还可用于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证。
注意事项
酱豆角营养价值高,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但是也出现了很多因摄食生的和烹调不充分的酱豆角而引起中毒的报道。其原因倍受人们关注, 由于品种繁多,毒性成分不同,至今尚无全面阐述。一般认为,酱豆角中主要含有血细胞凝集素和皂苷两种毒素,也有报道认为可能存在蛋白酶抑制剂、脂肪氧化酶及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酱豆角作为膳食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中毒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很多人对其食用的安全性产生了置疑。
菜系及功效:卤酱菜 工艺:酱酱豆角的制作材料:主料:四季豆5000克调料:盐1500克,甜面酱4000克酱豆角的特色:色绿、脆香可口酱豆角的做法:1.将豆角洗净,晾干表皮水分。缸内加低盐水,把豆角放入后表层撒上盐,压上大石头,2天后翻倒一次。共翻倒三次。放置阴凉处2.酱时用清水浸泡。入乏酱酱一次。10天换尊一次。共换酱3次。30天后即可食用
酱豆角的简介及特色
色绿、脆香可口。分类标签
卤酱菜分类酱香味菜品口味酱主要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