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3 20:16:08
堡子梁
有关堡子的回忆已经变成了传说,经过岁月的洗礼,堡子像一个沧桑的老人依偎在山头,斑驳的城墙诉说着整个村庄的历史。村里的堡子建在一座叫紫柏山的山上,村里一百多户人环山而居。山上曾经有座庙,里面供奉着四府龙王,后来龙王迁往马烈川,紫柏山的山名也就被淡忘了,因为山上的堡子还在,所以村民大都叫堡子梁。
听老辈人说四府龙王庙在堡子梁时,堡子前有座庙,庙前有座戏楼,香火很是旺盛,后来因为村民乱挖堡子梁,动了土,龙王一气之下去了马烈川。据说龙王托梦村长,说他要去马烈川了,早上起来庙里的一根椽会出现在马烈川,说罢就坐轿走了。村名当夜在梦里听到了人声鼎沸。早上起来村长带村民检查庙宇,发现果然少了一根椽,寻至马烈川找到了那根椽,于是本村村民和马烈川的村民合力在找到椽的地方重新盖了一座庙。从此龙王落户马烈川,堡子梁就成了龙王名副其实的娘家。每年正月初六村里都要唱皮影戏,初六一大早村里的男丁在家神庙门前集合,备好香蜡纸表,敲锣打鼓去接龙王回娘家,那场面比起年三十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烧了香、放了炮,龙王由四个人抬着“回娘家”,马烈川的庙祝会再三吩咐,路上千万注意,不要被树枝挂坏了龙王的衣服。村里的少年就不愿意了,龙王本身就是我们村的,这次回去是转娘家,不用你说我们也会热热闹闹迎回去、风风光光送回来。庙祝便不再说话。一路上锣鼓震天,鞭炮声不断,所过村庄家家户户皆出门放鞭炮烧裱纸,村口更是挤满了迎接的男女老少。年轻小伙抬着龙王专往一年来赚了大钱的包工头的院子里钻,平时吝啬的包工头早就备好了两瓶酒和两条好烟,顺手交到人群中,并笑呵呵地要求小伙子抬龙王在院子里转一圈,图个吉利。即使小伙心里再不怎么舒服,但看在包工头难得一见的慷慨也会硬着头皮在院子里走一圈。龙王在村子里转一圈后最终会被抬上堡子梁,全村能来得男人基本都会在场。龙王坐在堡子最高处俯视着整个村庄。摆好了香案,在场的人全部跪在雪地里,杀鸡、上香、许愿,膝盖下面的雪融化了都不知道。所有的仪式结束后就要开始将爷,这个仪式的意思就是人神同乐,由年轻小伙子抬着龙王在开阔的地方做出或奔跑、或跳跃、或急转的动作,按老辈人的说法还得有一定的路数和习俗,这些东西现在已经失传了,最多也就是抬着龙王跑一跑。
堡子梁的戏台荒废后皮影戏的戏台一般就在会长家临时搭建,会长每年由两户人家轮流担当当。戏班是百里外请来的,原来这一带皮影戏班很多,最后因为演皮影戏的地方越来越少,大多数的皮影戏班就都解散了。村里是方圆50里唯一每年演皮影戏的地方,尽管几年来皮影戏班越来越难请,但皮影戏年年照演不误。龙王难得转回娘家,村子小唱不了大戏,皮影戏却是万万不能少的。
在全村人的心中,堡子梁是神圣的。除了因为这里曾经是龙王的庙宇之外,更多的是因为这座山曾经是避难的场所,我的祖先就曾躲在堡子里躲过了回民和土匪的虐杀。如今堡子的城墙已经残破不全了,但在一个村子中却有着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地位。就连童谣里也有关于堡子的传说,“XX的堡子一朵云,XX的堡子盛血的盆,XX的堡子炕眼门……”从几句简单的童谣里已无法追溯我们的祖辈蹲在堡子中头顶明月任寒霜打湿眉梢,听着堡子下的马蹄远去而欣喜若狂的岁月。但一座堡子是否曾经抵御住无数次的掠夺却反映着一个村子老辈人的智慧、勤劳、团结、坚韧。
90年村里因为吃水困难,全村开始安装自来水,自来水安装要建一座水塔,水塔的位置必须占据全村的制高点。镇上的领导想都没想就让把水塔建在堡子梁梁顶上,其实全村人都知道,整个村庄就堡子梁一座孤山,不建在堡子梁就根本没地方建。但是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反对,反对是强烈的,几乎和村上镇子上闹的不可开交,很多老人扬言就是每天挑水吃也不能动堡子梁的土,特别是梁顶的土,动了土那是要出事的。最后水塔还是建起来了,就建在堡子城墙底下,但是村里出钱宰了羊、杀了猪、杀了鸡,空前隆重地祭了一次山。尽管如此,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村里出了事情,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堡子梁顶的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