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期权交易策略

期权的影子其实早已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为房子,汽车和医疗保险付保证金;为了防止房屋火灾,汽车事故和巨额医疗费用而买保险。在投资领域,期权的功能之一就是为投资组合上“保险”。期权的用途非常多样化,根据投资策略的需要,它们可以是保守的,也可以是投机的,同时期权具有风险确定和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可能“无限化”的特性。

黄金期权的用途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点:

你能在市场价格下跌时保护所持的黄金头寸

你能从黄金价格上涨中得到好处而不用花全部的钱买黄金

你能把你自己放在准备迎接价格大变动的位置上,尽管你还不知道市场价格是要涨还是要跌

你可以通过期权组合做高风险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投机

这里我们对黄金期权做两方面的分析,一是单纯以期权作为投资的手段;二是与纸黄金和上海金交所的黄金品种结合做套期保值的交易策略。更为复杂的期权组合交易策略我们将在下期文章中做详细解析。

一、卖出看涨期权:

与买入看涨期权相反(一手黄金看涨期权给期权买方以权利,而不是义务,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按一个特定的价格,买进黄金),当投资者作为看涨期权的卖方时,理论上他承担的风险是无限的,而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仅限于期权权益金的收入。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探讨卖出看涨期权的策略运用。

例子1:

以中国银行"两金宝"(中国银行提供期限为1周、2周、1个月、3个月的期权银行买入价,客户在纸黄金被冻结的前提下可卖出期权给中国银行)为例:

假设客户持有买入成本在640美元的10盎司纸黄金,我们将其卖出看涨期权(在2006年12月6日卖出一笔黄金看涨期权,行权价为640美元,期权面值为10盎司,期限为三个月,中行的期权报价25.25美元/盎司,客户获得期权费为25.25*10=252.5美元,同时,客户账户中10盎司的纸黄金被冻结)和不卖看涨期权这两种投资策略在不同价格下的盈亏状况做对比,如下图所示:

情况一:

到了2007年3月6日,期权到期,黄金价格在640美元以下,假设为630美,,则该笔期权将不被执行,客户账户中10盎司的黄金被解冻,该期权客户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为252.5美元期权费。扣除在纸黄金上的损失:(640-630)*10=100美元,则净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为252.5-100=152.5美元。

而没有卖出看涨期权的情形下,客户的损失即为(640-630)*10=100美元。

情况二:

期权到期时,金价涨到665.25美元以上,假设为670美元,则客户持有的纸黄金被以640美元的价格行使,最终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为期权费252.5美元。

而没有卖出看涨期权的情形下,客户持有的纸黄金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为(670-640)*10=300美金。

情况三:

期权到期时,金价在640-665.25之间,则期权将被行使,在卖出看涨期权的情形下,客户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为期权费252.5美元。而不卖看涨期权的虽然也有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但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始终不如前者多。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到期日价格在640美元以下时,卖出看涨期权的交易策略总能比不卖看涨期权多252.25美元的期权费收入。而在640-665.25之间时,期权费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也要较纸黄金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要高,只有金价涨到665.25美元以上时,卖出看涨期权才显劣势(如上图阴影部分)。

卖出看涨期权的策略,其实质是以未来无限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可能去换取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确定的期权费收入。在金价下跌的可能下,可以用期权费的收入补偿损失,而代价是放弃金价上涨时产生的更大的盈利机会。在上面的例子中,客户放弃了金价涨到665.25以上的可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同时换取了价格下跌时的一定补偿。因此卖出看涨期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谨慎和保守的交易策略,它更为关注对现有头寸的保护,而非在价格上涨时的资产增值。因此,这一期权交易策略适合将资本保全放在首位,而将投资的适度回报置于次要地位的投资者。

而卖出看涨期权的另一个特点是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确定性,即期权费收入。它属于投资者一旦建立头寸,就能够准确计算投资回报的少数投资方式之一。在充满不确定性的金融市场,这一特点就显尤为可贵。

除了未来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可能受限,卖出看涨期权另一个限制就是流动性风险。由于需要将头寸冻结,投资者就要承担金价不断下跌的风险。而且无论金价下跌到什么程度,即使你预计金价还会大幅暴跌,你也无法将你的头寸平仓。作为目前唯一在内地开展黄金期权业务的中国银行而言,其交易规则规定了客户只能在期权到期日才能解冻头寸,因此客户在面对不断下跌的金价时,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买回相应的看涨期权做对冲。而在海外市场,投资者可以无须质押黄金头寸即可卖出看涨期权,即所谓的无担保卖出看涨期权,当然,这也是要承担相应的巨大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