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鞋为什么穿厚底 看完这些就知道了

京剧演员穿厚底靴首先是因为他们的台步的限制。一是把靴子作成这样的形状走起台步来就比较容易了,二是是穿厚一点可以增加身高。

厚底靴,又称高方靴。高腰、方头,底厚2~3寸,黑缎面、白底。为生、净角色穿蟒、官衣、靠、氅等作庄重威严的打扮时所穿。

戏曲演员在舞台表演中所穿的戏装要遵守一定的规范性,以与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职业等方面的规定性相符合,而不能单纯着眼于戏装本身的新鲜华丽,以至对人物的形象有所歪曲和破坏。

十八世纪京剧在中国盛行,男演员穿着丝质厚底靴。然而在希腊戏剧中越重要的角色越高的情况在京剧中很难出现,因为低矮的演员更便于表演杂技翻腾。

京剧中还有朝方靴,与厚底靴相同,只是底稍薄。过去无厚底靴时,均穿朝方。现一般为丑脚扮官员、文人时用。

快靴,半高腰,薄底,缎面,有花、有素(黑色)。多为武生穿打衣、快衣时用,便于开打。另有打鞋,多为布面,为士兵、马童等穿用。

洒鞋,矮腰、薄底,用缎面、布面制成,面上饰有鱼鳞纹或其他花纹,为渔民等用。

彩鞋,女用便鞋。矮腰、薄底,杂色缎面绣花,鞋面上缀有一团小穗。剧中夫人、小姐、丫环等均可穿用。

登云履,属于便鞋,矮腰,但底稍厚,多为缎面,前端饰以云头。如鞋面上饰以“福”字,则称福字履。扮员外、安人等用。

旗鞋,鞋面与一般彩鞋同,只是鞋底呈倒置花盆形,故又名“花盆底”。为扮旗装妇女专用。

小蛮靴,为女式快靴,半高腰,彩缎面绣花,鞋尖绣彩色面丝穗,武旦、刀马旦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