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理财”的美国人这样看待理财的乐趣

中国人往往会认为理财的要领在于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到点子上,用最少的成本收获最多的现实价值。但是理财观念在美国人眼里却不是这么回事。“不会理财”的美国人更偏重的是体味理财的乐趣。

举个例子。女儿高中的长跑队要置办队服,一件大概50美元。某家长说:孩子每天都在长高,我有三个孩子,每人的队服,穿一年就没用了,实在太浪费。我们要募捐给孩子们买队服,免得家长不停地花钱,但衣服要好好保护,保证穿完后传给下面的孩子。

好,主意不错。不过,50美元一件,二十几个孩子,也要上千块钱了。怎么募捐?还是美国家庭妇女那套一百多年的老把戏:在家烤饼干,然后拿到集市或公共活动上卖。家长们都被动员起来,各显身手,烤出最拿手的饼干。再经过周密的组织,让孩子们出去卖。记得女儿去卖的那天,还下着小雨,母女一起出战,折腾一上午,卖了二十几块钱。据说第一天的义卖战果辉煌,一下子收入几百块,但还是不够。最后又折腾几次,终于大功告成。

二十几件队服,一千多块钱,至少十几个家长的劳动。孩子们也都参与了,这些童工们的劳动价格就暂时不算了吧,仅把家长们的工时都加起来,大家是否能挣出最低工资恐怕都很难说。更不用说,那些饼干多是用从超市买来的现成饼干粉烤成,本无什么特色,但卖得比超市的饼干贵不少。买主多是本社区的邻居,大家购买并非觉得物有所值,而是出于支持孩子,有的甚至给了钱饼干都不要了。

也许有人会说:经济账不能这么算,那些家庭妇女,呆在家里反正也没事。可我事后才知道,那位发起的母亲,投入精力最多,策划、协调、督战、收钱、订购队服,全是她的事情。这些都是她自己折腾的,临时找不到人,就得自己顶上。另外,她年轻时也参加长跑队,现在还经常给孩子们当义务教练,甚至主持过一个长跑夏令营。就算是个家庭妇女,精力是否也有点太过剩了呢?

然而,真正把我雷倒的是:人家是个医生!查查公开的数据就知道,美国的医生,平均年薪如果加上各种福利的话,就超过了20万美元。有人说美国医生的小时工薪并不高,也就七八十美元,工资高但太辛苦,据说大部分一周工作60小时以上。医生可不是闲得没事、有大把时间挣外快的人。

这笔经济账怎么个算法?一位忙得四脚朝天的医生,放着十几倍的钱没有功夫去赚,回家学着童工们的样子卖饼干?也许,人家学医不要求数学,拿了博士还不会算账。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医生冒傻气的孤立现象,到美国那些富裕的学区看看,这是习俗。不仅医生这么干,甚至那些最会算钱的银行家、投资人,也会跟着这么折腾。美国为什么破产,岂不是一目了然吗?

然而,这些也并非没有解释。人的幸福感,除了48%的遗传外,52%是我们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所决定的。这52%中,有40%是一次性事件的喜悦。你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越野比赛中奋勇争先、最终第一个撞线,这是不是让你幸福的那40%?你组织督促大家卖饼干,终于孩子们都穿上了新队服,增强了团队认同,并把这些队服不断穿下去,打造出本地体育精神的传统。你是否会获得这40%的幸福?

当然,这种一次性事件给你的幸福感,持续一会儿就会消失。那么就看看那剩下的12%,即来自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够创造持久幸福感的行为,那就是信仰、家庭、社区、和工作。这位医生的行为,目标就是以身作则地告诉孩子,万事别养成伸手要的习惯,一切靠自己的努力。她通过组织这些活动,用这种价值观念把家庭、社区都联系在了一切。这难道不是莫大的人生满足?

其实,美国人干的许多事,都属于这类“社会行为”,而不是“经济行为”。用金钱奖励孩子做家务,未必一定是让孩子学习赚钱,而是培养孩子的工作伦理、对劳动的热爱,钱不过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就。街头的许多旧货摊,当然有不少是纯粹的经济行为;但很多时候,人们就是希望把自己不用的东西传给素不相识的人,顺便从中享受一点人际沟通的愉快。

刚到美国时,我就在街头买到一套25卷本的精装百科全书,几乎是新的,仅仅花了两美元。成交后,卖主看着我骑个旧自行车(也是三美元买回来的)就问:“你怎么运回去?”我若无其事地说:“背在包里,走三趟大概就差不多了”。他问明我的地址,马上开车帮我运货到家。要知道,当时出租的起价也是六七块呀。第二天翻阅时,我从中发现一张他的家庭旧照片,又骑车给人家送回去,给对方一个惊喜。大家心里都荡漾起幸福感。

自我反省一下,我们中国人,似乎每个人都是理财大师,看着美国人这么冒傻气会偷偷地笑。然而,当把一切都化约为理财时,我们就丧失了自己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