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将对互联网金融有什么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一国金融体系,有利于保护广大存户利益,总体上增强银行信用。那么,它对互联网金融有什么影响呢?小编给大家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11月30日,酝酿了21年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终于落地。征求意见稿规定,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所有存款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加起来在50万元以内的,全额赔付;超过50万元的部分,从该存款银行清算财产中受偿。这就意味着,一旦银行破产,存款人超过50万元的存款部分将无法得到保障。

  第一,存款保险制度中“最高偿付限额50万元”的条款将会造成存款分流。

  这种分流一是体现在银行体系内部,令银行间存款分布相对平衡;二是体现在跨行业之间,银行可能会倒闭,这就会促使储户做出多元化的投资决策,引导一部分资金流入到互联网金额领域中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或将再度造就一波互联网金融的繁荣。

  第二,银行可能会破产。

  也就意味着,不是所有的银行都稳定可靠了。因此大行资金将更加安全,有望降低社会无风险预期年化利率水平,促进信用利差分化,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定价,从而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从长远来看,预期年化利率市场化将被加速,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也将继续回落。

  第三,“政府隐性担保、存款无风险”将受到强大调整。

  没错,银行都可以破产了,更何况余额宝和P2P呢?投资人将重新认知风险与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中国投资者教育将得以提升。与此同时,深陷“刚性兑付怪圈”无法自拔的P2P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独吞风险,未来的网络借贷平台将逐渐回归信息中介的角色。

  第四,银行通过引入存款保险,为P2P行业奠定了基础。

  保险公司有着出色的精算能力和风险定价水平,这使得现阶段很多平台想与保险公司合作来分散风险,但是由于制度制约,目前与保险机构达成深度合作的平台寥寥无几。存款保险正式推出后,P2P行业和保险公司合作或将成为常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P2P平台的运营成本有望继续下降。

  第五,银行将会更加精准地进行风险定价,减少过去一味追寻高风险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激进行为。

  银行相较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差距有所拉进,加上存款分流,这将加剧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与此同时,可以预见双方的合作也会上升到史无前例的地步,刺激银行加速互联网化。未来,投资人将看到更大规模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产品爆发。

  *  小编点评

  总的来说,尽管银行有了倒闭的可能,但对整个金融圈产生的影响却是积极而深远的,互联网金融也将因此受益。长远来看,存款保险制度也有可能从银行机构蔓延至非银行金融机构,从而加强整个社会的金融稳定性。对于有钱任性、存款超过50万元的小伙伴而言,投资多元化也不失为对抗通胀的一剂良方。

  注:本文由()编辑整理,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修改其中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带上原文链接,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