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失踪真相:高息利诱与变相销售

  近日各地银行却频频出现存款“失踪”怪象:浙江杭州42位银行储户发现,自己的数百万元存款仅剩少许甚至被“清零”;泸州老窖等知名企业存款也出现“异常”,近3个月就有存在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的5亿元不知去向。那么,银行存款失踪的真相是怎样的呢?银行存款失踪的真相在于两个原因:高息利诱和内控不严。整理。

  高息利诱

  据多位受害储户回忆,自己存钱时均曾遇到银行柜台人员推销,承诺可将资金以某种高利息的形式存入。

  银行相关人员先是协助不法分子冒用银行名义,伪造盖有银行公章的保证书,宣称可提供事先一次性给予13%利息的“贴息存款”。当储户来到指定窗口存款时,再趁储户不备,打开转账界面要求再次输入密码,将存款转入其同伙账户。

  变相销售

  据某国有银行知情人士透露,柜面人员以各种方式变相销售保险、基金等产品,也是存款“失踪”的原因之一。保险或理财销售人员往往和银行柜台人员串通,‘忽悠’销售产品,以分享提成。有些高息存款其实就是非法集资,即柜员违规将储户存款直接转账给缺钱的企业,从中赚取“中介费”。

  从上述可以看出,银行存款的失踪与银行某些人员的高息利诱和变相销售有关,银行内控不严是重要因素。不过,身为储户,也需要小心谨慎,在银行存款时做到以下两点:

  1.别相信高息、贴息等存款

  无利不起早。储户在银行存款时不要被某些人员的高息、贴息等忽悠,否则,一旦获得所谓的高息,存款却早已转移到他人账户,反而因小失大了。储户千万不要相信“天上会掉下免费馅饼”。

  2.看清存单,不被忽悠

  银行人员的变相销售行为要受到指责惩罚,储户自身也要细心看清楚自己的储蓄单据是否变为了“保险”等单据。如果被忽悠买了保险,在犹豫期里是可以退保的。

  银行存款理财安全性频发,客户应该考虑分散手中的资金,配置不同的理财产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理财风险。P2P理财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较高,高达15%,值得介绍。

  相关介绍:央行降息后存款预期年化利率真的会上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