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理财之路上的尝试

理财公共、工具不外乎大家都知道的基金定投,货币市场基金,国债,余额宝,理财产品等。理财我的定义是保本的,如果愿意承受亏损,那么尽可以去投机,就不在理财的范围内了。那我在理财之路上的怎么走的呢?

刚开始是攒钱还信用卡。

然后开始记账,后来坚持了几年,发现没什么好记的,收入固定,支出项目固定,做了预算,还是会按照自己觉得需要的花。

然后开始定存,定存网银可以随时解约,都被我花掉了。最近换了一张卡,定存进化成了不可以网银解约,需要拿证件到柜台解约的情况,存到了一些钱。这是针对我的缺点做的改进。

基金定投一直断断续续在做,但是取出来花了两次。前功尽弃啊——不过貌似从现在的点位开始投比几年前更好,所以还在坚持。

薪水到一笔全存进活期通,这样边用边取。定投也从这里出。

国债没有尝试,觉得自己对生活的规划还达不到5年以后。

银行理财,买过一两次,其中一次是美元的,因为当时美元现金的利息实在太低了。不太买的原因是理财产品没有活期通方便,而且购买日期和开始计息以及到账的时间有差别,总觉得比较奸猾。

所以现在形成的理财的工具和习惯就是:

首先固定一个银行和理财经理,办一张有汇款优惠的银行卡。然后可以节省排队时间和汇款费用。和理财经理说我只考虑保本的理财产品,如果有好的,可以短信我,这样免除了要定期去查看理财产品的情况。

薪水到账,银行卡设置自动转存的定期,这样钱到账,就自动转存一部分成定期十二存单。余款全部购买成活期通。同时设置基金转换,从活期通定期转成目标的基金,用这种方法来定投。这样等待定投的钱,会从活期利息变成货币市场基金的利息。

这张卡同时关联证券账户,月底季末做逆回购。也就是从活期通调入银行卡,再调入证券账户。最近没怎么做,如果连续的计算,还不如一直放在活期通里。

网上购物支付是同一家银行的另外一张卡,一个是为了安全,一个是为了控制消费。

信用卡销掉了。

哦,账户上放了一笔美金,买美金的理财或者存定期,其实现在是活期放着的。

因为对理财的理解就是:计划。自己的性格又不能忍受花钱太拘束,条框太多。所以就找出最简单的原则,设置好最少的操作,然后才最可能坚持。这样我有基金定投,分享股票市场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有定期储蓄作为生活备用金;有外币对冲风险;没有负债产生负现金流;流动资金还可以获得一年定期类似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稳定的客户经理和银行往来,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理财的部分就这样了。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工作,然后更好的赚钱以及享受生活。收入和定存定投等结构已经设置好了,花钱也就被限制在了一定范围,不超出太多,也没有信用卡可以随便借贷,也不会乱花到哪里去。挺合适我的。

相关阅读:玩转P2P理财,屌丝也可以逆袭

   每个月工资怎么分配才能快速积累财富?

   理财投资书籍介绍【第一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