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有哪些 央行7种货币政策一览

  央行列入货币政策工具有七种,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预期年化利率政策、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下面,小编详细为大家介绍央行的这7种货币政策。

  1.公开市场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中国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根据货币调控的需要,2013年央行在公开市场创设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以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2.存款准备金

  该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在中国顺差高企时期,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回收过多的流动性。【2015央行降准时间表】

  3.中央银行贷款

  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简称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预期年化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4.预期年化利率政策

  货币政策的价格工具。通过调整法定预期年化利率的升降来引导相应的经济、金融活动。预期年化利率市场化一直是中国央行近年来推动的主要金融改革举措。【2015央行降息时间表】

  5.SLF

  2013年初创设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该工具是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预期年化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预期年化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SLF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SLF是什么?SLF有哪些特点?】

  6.MLF

  2014年9月创设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采取质押方式发放,金融机构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7.PLS

  2014年4月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ledged Supplemental Lending,PSL)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抵押补充贷款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发展而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期限较长的大额融资。抵押补充贷款采取质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等级债券资产和优质信贷资产。【抵押补充贷款PSL是什么意思?】

     更多相关信息,请实时关注。理财产品平台()是国内知名的第三方理财产品导购平台,网站汇聚了海量的资讯,欢迎您的分享讨论。

  贷款预期年化利率最低0.75%,承诺不收取任何中介费用。同样的额度、同样的三步申请,一分钟就可迅速匹配信贷经理。门槛更低、费率更低、品种更丰富。建议大家办理喜财猫,申办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