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为什么没有真迹 竟是被粉丝焚之一炬

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在历史上并称“二王”,当时两人的书法名震天下,书法作品也广为流传,但到了现代王羲之却一幅真迹也寻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这事和南朝一位皇帝——萧绎有很大关系。梁元帝萧绎,是个非常喜欢读书,热爱文学的君主,“四十六岁,自聚书来四十年,得书八万卷”可见这位皇帝对于收藏书籍的热爱。

梁元帝和父亲梁武帝酷爱书法,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死忠粉”,偶像的作品自然是要一个不漏的收藏起来,尤其是他们还是个皇帝,全天下都是他们的。

 

梁武帝在书法上的造诣也很不错,在古代善书法的帝王中名列前茅。与当时的陶弘景探讨书法问题,两人的谈话被整理成《与梁武帝论书启》是书法史上经典的典籍之一。这个皇帝在位时大力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搜寻天下,到处收集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据记载就有七百六十七卷,一万五千张纸。

之后梁武帝的继承人梁元帝继位,和他父亲一样,梁元帝也是爱书成癖,先后在会稽、建康、江陵等地收集书卷。在江陵城建“东阁殿”,专门收集这些收集来的书籍,其中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作品几乎就都在其中。

公元554年西魏宇文护攻取江陵城,梁元帝被困于城内,他命令宫人将宫中收藏的古今图书十四万卷,也包含所有的二王书法全部焚烧,然后去敌军营帐前投降。

后来他被俘后问他这么做的原因,他说:“读了那么多书,还是灭国了,所以就烧了。”

 

据专家分析,梁元帝当时烧掉了传世书籍的一半,是文化史上的浩劫。后来隋朝统一全国,隋文帝遍求全国王羲之的真迹,只得到几百页纸。后来改朝换代,到现在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只能看到临摹本,真迹是一张也寻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