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的颜料有哪些?颜料有什么特点?

国画的颜料有花青、藤黄、曙红、胭脂、钛青蓝、朱磦、朱砂、石绿、石青、赭石、洋红、白粉、金粉、银粉等。

我国古代画家在用料的时候是非常讲究的,要经过研、炼、沉、汰等很多的制作过程,分出深、浅、精、粗等不同的颜料,一般是以矿物质颜料为主,颜色十分的稳定,经过百年甚至千年之后仍然不掉色,还能保持鲜艳的色彩。

花青色的颜料呈现的是深蓝色,是植物透明色,可以相互调和使用,在制作的时候是用蓼兰、大青叶等植物的枝叶泡制成的, 制作的时候不能一次制作太多,否则非常容易变质。

胭脂是深红的颜色,是植物透明色,传统的制作方法是由红花、茜草、紫草等植物煎制成的,色调是偏冷色的,比较沉着。

藤黄呈现的是柠檬黄色,是植物透明色,传统的制作方法是由热带植物藤树枝干的汁液制作成的,颜色十分的鲜明纯正,质地也十分均匀。

朱砂的颜色是粉桔红色,是矿物色的不透明色,这种红色在调配的时候是比较困难的,产于水银矿。

朱磦是桔红色,是比朱砂的颜色要亮的半透明颜色,研制朱砂色时漂浮在最上层质地极细的暖红色,是天然矿石制成,色质稳定,颜色不容易褪掉。

石绿是冷粉绿色,分头绿、二绿、三绿、四绿等数种,因粉末的粗细不同产生深浅变化。

赭石是浅褐色,与花青色调和后会出现沉淀物,原料是赤铁矿石,是矿物色的不透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