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与其他

目录:
         1.供应链融资模式中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关系
         2.供应链金融及融资模式的差异
         3.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银行融资
         4.供应链金融与微小企业信贷
         5.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区别
         6.供应链金融之于中小企业

供应链融资模式中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关系
  目录:
         1. 供应链融资模式中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关系
         2. 供应链金融及融资模式的差异
         3.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银行融资
         4. 供应链金融与微小企业信贷
         5. 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区别
         6. 供应链金融之于中小企业
供应链金融及融资模式的差异

一、供应链融资的内涵

供应链融资从核心企业入手研究整个供应链,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中,解决供应链失衡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改善其谈判地位,使供应链成员更加平等地协商和逐步建立长期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供应链融资从新的视角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中小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内在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

二、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方式

作为供应链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弱势地位会影响整条供应链的运作。因此,如何转变融资模式,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财务成本,便成为了支持以产分工为基础的供应链生产模式的重要挑战。   

以生产型企业单阶段生产周期的资金需求来看,融资需求可能发生在接受定单的同时,因为订单所需要的原材料采购预付款很可能超过了企业的自由资金。在此之后的生产阶段,企业一方面产生持有原材料等投入性库存,另外方面不断产生半成品和产生成品库存。同时,企业还需要不断向原材料等供应商结清货款,资金需求继续上升,并达到整个周期的峰值。接下来,企业开始向下游发货,产生应收账款。随着应收账款的回流,企业的资金需求也随之回落。   

与这个过程相对应,企业融资的切入点分三个阶段:即采购阶段的预付款融资,生产阶段的动产质押融资,以及销售阶段的应收账款融资。其中,存货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是国际上广为接受的融资产品,有着成熟的法律框架和实践基础。   

预付款融资、动产质押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在具体运用和运作的过程中存在差异,分别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企业融资活动,具体差异  如下表所示:

 供应链融资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中最核心的业务,而应收账款融资则是标准的供应链融资产品。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意识到,供应链金融作为融资新渠道,不仅有助于弥补被银行压缩的传统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而且通过引入上下游企业,降低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作为供应链金融切入点的融资类业务,是供应链条上的重要部分,应收账款是由赊销产生的,而赊销的特点在于卖方对于买方的信任允许买方在付款前取得物权,因此卖方需要有机构为其提供贸易融资和坏账担保等服务,而保理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式。保理业务针对短期贸易融资,消费性商品可以在短期内实现销售收入,从而归还融资款项。只有市场信用环境良好,购货商依约按时偿付货款,保理业务风险相对较小,保理商乐于受理。 目录:
         1. 供应链融资模式中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关系
         2. 供应链金融及融资模式的差异
         3.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银行融资
         4. 供应链金融与微小企业信贷
         5. 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区别
         6. 供应链金融之于中小企业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银行融资

从银行的角度看,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银行融资的区别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对供应链成员的信贷准入评估不是孤立的。

银行将首先评估核心企业的财务实力和行业地位,以及它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效率。如果条件满足,而且证明整条供应链联系足够紧密,银行将为成员提供融资安排,并且不会对成员的财务状况做特别的评估。对成员融资准入评价的重点在于它对整个供应链的重要性、地位,以及与核心企业既往的交易历史。

其次,对成员的融资严格限定于其与核心企业之间的贸易背景,严格控制资金的挪用,并且以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引入核心企业的资信,作为控制授信风险的辅助手段。

另外,供应链融资还强调授信还款来源的自偿性,即引导销售收入直接用于偿还授信。 目录:
         1. 供应链融资模式中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关系
         2. 供应链金融及融资模式的差异
         3.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银行融资
         4. 供应链金融与微小企业信贷
         5. 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区别
         6. 供应链金融之于中小企业
 供应链金融与微小企业信贷

日前,某网络媒体刊登了一篇报道:《银行颤抖吧,阿里信用贷款即将面向阿里巴巴普通会员全面放开》。此报道一出,立即引起众多银行从业人员和行业研究人士的高度关注,多数人士认为阿里信贷将对银行未来的授信模式产生重大冲击,并有证券研究员认为,阿里信贷基于企业经营数据和现金流的风险管理技术,优于在银行界大行其道的供应链金融。

尽管随后阿里方面纠正称,阿里信贷目前只向江、浙、沪三地的普通会员开放,并非向所有会员开放,但其正式进军金融领域的号角已然吹响,其崭新的信贷模式也确实带来了一股令人兴奋的清新空气。

然而,经过一番简单的比较,我们就会发现,银行或会颤抖,但或许只是大象回首时给大地带来的一点小小震动,一阵风过后,来自网络平台的小微贷款和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仍将各行其道。分析如下:

一、阿里信贷的比较优势

阿里的官方网站公布,阿里信贷是阿里金融针对阿里电子商务平台小微企业开发的纯信用贷款产品。阿里信贷放贷额度为5万~100万元,期限为12个月,贷款形式为循环贷+固定贷。其中,循环贷指额度获得后,不提款不收利息,可随借随还,日预期年化利率万分之六左右,单利计息。固定贷指贷款一次性发放,日预期年化利率则在万分之五左右。申请者可以是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但必须是阿里巴巴中国站会员或中国供应商会员,工商注册地在上海市或浙江(除温州)和江苏省内,且注册时间满2年,申请人近12个月总销售额不小于200万元。

毋庸讳言,这个条件对小微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银行,真正意义上的小微企业今天仍被拒之门外,小企业贷款被定义为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下、申请贷款金额在1000万元之内的贷款,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基本上被直接判定为不满足贷款的基本条件,即便对满足条件的企业,都必须提供担保(一般采用小企业互相担保、专业担保公司担保或财产抵押)。尽管银行的零售业务部门会经营一些面向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的小额贷款(一般称为个人经营贷款),但基本上都是在有物业抵押的基础上来做的,而且实际利息和费用负担不会低于阿里信贷的上述官方基准价。所以对这部分企业而言,阿里信贷可能是优于银行贷款的选择。

阿里信贷的另一个优势是贷款企业免于和交易对手的信用捆绑,不需看“大款”的脸色行事。供应链金融是银行进入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重要工具,但在实务中借款企业的融资申请是否能得到批准,通常与核心企业关系非常直接:一是借款企业必须和核心企业构成交易关系,由交易而得到应收账款(有时也会以应付票据表现),或者收货权;二是核心企业必须愿意配合他们向银行出具某种承诺,答应在借款企业不能如期还款时承担其应负的义务。

银行在设计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时,核心企业的资信情况和交易关系稳定性以及核心企业的配合程度(如是否愿意与提供融资的银行进行某些书面协议或者锁定付款路径的安排)显得尤其重要,如果情况都合乎银行的期望,借款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性将被降低,否则借款企业仍会被银行拒贷。

对于与核心企业没有构成直接交易关系的企业,融资通常以合格动产质押来支持。银行很难在没有风险转移手段的情况下,像阿里信贷那样敢于仅凭经营数据来决定放款。

阿里信贷明显表现出与供应链金融不同的风险控制角度,没有抵押担保,没有信用捆绑,既意味着风险决策的单纯和独立,又意味着风险出现后的无助,由此可能的损失也将是严重的。阿里方面称公司开发了新型的微贷技术,利用网络低成本广泛采集客户的各类数据信息,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判断客户资质,走的是一条数据加互联网的新型微贷技术创新之路。

不管是互联网还是数据,能掌握的都是信息,而非资产,即阿里实施风险控制的途径是希望对风险有精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把损失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比例之内,而非某一笔业务决策失败后可以得到的补偿。如果非要有补偿的话,则只能把贷款金额限制在借款企业在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交存的保证金额度内,但如此一来,企业能拿到的只是“保证金周转金”,无法做大成为主要的融资渠道。

阿里金融披露,2012年上半年,阿里金融累计向小微企业投放贷款130亿元。由170万笔贷款组成,日均完成贷款接近1万笔,平均每笔贷款额度仅为7000元。这组数据或者可以为上述困局提供一个注脚。

尽管存在这些限制,但阿里信贷模式从理念和技术创新方面都有着银行供应链金融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判断将会占有一个银行无法取代的特定市场。

二、供应链金融和小微信贷的功能差异

目前供应链金融已经在实务上发展成为银行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业务门类。这项在过去十来年间蓬勃发展的业务日益展示出其复杂性和综合性。

2004年,巴塞尔协议对商品融资(Commodity Finance)做出以下定义:“指在商品交易中,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如原油、金属、谷物等)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贸易融资中的借款人,除了商品销售收入可作为还款来源外,没有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实质的资产,没有独立的还款能力。”

这个定义构成了银行从事供应链金融或贸易融资的重要理论基础,短短数年后的2007年,深圳发展银行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合作出版的《供应链金融》一书中将该业务描述为:“供应链金融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可见供应链金融已经脱离了商品融资单纯服务于大宗商品交易的范畴,从理论和实务上构成了一个业务门类。

供应链金融的服务范围覆盖了大宗商品交易(如原油、谷物、矿产等成批商品贸易)、批发转零售(如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和一般商品交易(如电子元器件和日用品),对应的企业年销售收入跨度在几百万到几十亿元之间,贷款金额跨度也从百万元到亿元之间,远远超过了小微企业或者中小企业范畴。对于其中金额大的业务,银行必不敢运用大数法则来测算风险(大数法则可能是阿里信贷主要的风险控制工具),因为每一笔风险决策的失误引起的损失都将是重大的,银行选择借款企业逐个进行资信评估和交易结构分析成为其必然选择。因此从所服务的客户和采用的风险控制手段上,小微企业信贷和供应链金融都不具备直接的可比性。

三、供应链金融的主角

回顾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十年,银行的主角地位不时受到挑战,起码在理论上经常面临这种争议。先是生产厂商和大型零售商的影子银行,这些买方企业利用供应商赊销和定期结账的规则,经营影子银行业务,其中一种是现金折扣,即如果供应商想先于结算期提前取得货款,必须扣除折扣点数,另一种是直接提供贷款并按时间计息,如果供应商不能主动还款,买方企业将在结算时以应支付货款抵扣贷款本息。一些厂商甚至设立财务公司专门以此为主营业务。

此类信贷行为的特点是以买方企业的交易为依托,范围仅限于买方企业的交易对手。十多年前,广东某空调厂商曾放言掌握了产业链的主动权,实际上经营着银行的业务,并能为银行之所不能为,也曾令银行“为之一震”,但其内部财务融资的特定限制仍然无法取代银行的作用,其上下游交易对手仍然需要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来解决主要的融资需求。

此后,物流企业异军突起,以所管理的货物价值为依托,也向其托运或托管货物的客户放贷,是另一种形态的供应链金融,尤其因能够直接控制委托人的货物,不需像银行一样过多考证借款企业的贸易背景、资信实力和历史信用,放款更便捷,也颇受小企业欢迎而名噪一时,但终因资金来源和无法脱离控制货物,大多数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没有形成主流。

相反,一样是寻求对中小企业的无担保融资解决方案,银行终于在客户宽度、业务多样性上形成自己的优势,牢牢掌握了融资的主角地位。

四、研究结论

基于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的小微信贷技术,对供应链金融来说是一种重要补充,也给银行带来了一个警醒。银行如果固守信用捆绑和风险转移的既得利益,必然会固步自封,学会自行判断并独立承担借款企业的风险,是未来应对银企谈判地位变化的必然选择。除了大型优质企业之外,拥有良好交易背景和严密交易结构的中小企业谈判地位也将日益提升,造成融资价格趋向下跌。为应对预期年化利率市场化的挑战,银行除了要改变“垒大户”的客户结构,还要提升风险管理技术,从更多的中小企业群体中独立遴选经营稳定和交易安全的客户,同时要扩大对决策失误的容忍度,真正启动风险补偿机制,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目录:
         1. 供应链融资模式中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关系
         2. 供应链金融及融资模式的差异
         3.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银行融资
         4. 供应链金融与微小企业信贷
         5. 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区别
         6. 供应链金融之于中小企业
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区别

一、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变把握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

二、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

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当前国内主要互联网金融模式:

1.传统的金融借助互联网渠道为大家提供服务,如网银。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应该是渠道的作用。

2.类似阿里金融,由于具有电商的平台,为他提供信贷服务创造有利于放贷人的条件。互联网在里边发挥的作用是信用。

3.P2P这种模式更多的提供了中介服务,这种中介把资金出借方需求方结合在一起。

目前供应链金融比较有特色、规模比较大的是平安、中信和民生三家银行。 目录:
         1. 供应链融资模式中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关系
         2. 供应链金融及融资模式的差异
         3.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银行融资
         4. 供应链金融与微小企业信贷
         5. 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区别
         6. 供应链金融之于中小企业
供应链金融之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信贷

配给成因——银行视角

中小企业之所以成为信贷市场的配给对象,其原因可以从银行的贷款收入和贷款成本两个方面来考虑。

就贷款收入而言,由于中小企业运营风险较高,收入的随机性强,违约情况较多,银行的收入没有保障。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和风  险水平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产品线单一,所以对市场变化更敏感,但同时危机的处理能力较低。

就贷款成本而言,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从贷前尽职调查的角度而言,银行很难获取中小企业的真实信息。一则,中小企业严重缺乏系统的信用记录。二则,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的信息记录不完整、不规范,银行即使只提取近期的经营和交易信息,通常也是困难的。其次,由于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银行的贷后管理的成本很大。最后,即使银行成功完成了对中小企业的贷前尽职调查和贷后的监督管理,从贷款的规模经济视角来看,贷款成本也是比较高的。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较小,但是处理和管理一笔贷款的成本是比较稳定的,一般不随贷款额的增长而出现较大增长,中小企业贷款与银行要求的规模经济相背离,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观意愿不强。

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信贷配给

供应链金融是在贸易背景真实的情况下,利用供应链的自偿性,对一个产业链条中的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定、顺畅。供应链金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

在供应链中,中小企业面临的价格大幅波动等市场风险和随机冲击被转移和分散到整条供应链上。这种情况下,当中小企业面临冲击时,从供应链的稳定、持续发展的要求考虑,供应链内企业会尽量缓解、推迟甚至避免这些风险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这样就延缓了市场风险向中小企业的传导,降低了中小企业承受市场风险的压力,避免了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境。同时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因为风险冲击引致的信用违约率,提高了银行收入的总体水平和放贷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