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会输给刘邦 前者的短处正是后者的长处

项羽是历史上的一代伟人,最终自刎于乌江让后人感到惋惜,在垓下之战中败给了刘邦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其实说到底还是刘邦技高一筹,项羽是实时造就的英雄,可刘邦这个人很可怕,他想要成功,却没有急于求成,一步步走向成功,不是别的原因,全是因为他自己。

要论才智跟谋略项羽绝对很优秀,想当年他称霸一方,绝对不是因为巧合。而且一开始跟刘邦对峙的时候,刘邦的实力远远不及项羽,当年刘邦出身不高,而且当时的名声不好,但其实他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人。

他自知自己没有太多的背景,论才智远远不如项羽,可到了后期,项羽因为自己一时的优柔寡断,在鸿门宴上没有听取范增的话,最终留下了刘邦这个心头大患,也就在那以后。刘邦崛起了。

刘邦之后跟项羽有过很多次交锋,大多以失败而告终。可这一次次失败的经验,让刘邦总结了教训,这时候的项羽身边却无可用之人,为什么?其实项羽身边从不缺人才。

范增、韩信等人,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人。韩信几次献言献计,最终不但没有得到赏识,却得到了羞辱,最终韩信投靠刘邦,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作为,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

这边的范增倒是得到重用,可是却一步步被项羽质疑,范增死去后,项羽这边根本没有可以重用的人了,而另一边的刘邦倒是跟项羽截然相反,他自知自己的资历不好,唯有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丰富自己。

后来的刘邦在垓下之战中节节衰败,几次被刘邦乘胜追击,刘邦一鼓作气,在最后一次南下中,将项羽的军队一网打尽,最终项羽自刎乌江,其实他本可以逃过一命的,但是他却没有逃。

辜负了江东父老的期望,即使重新整顿,也乏力回天,项羽当时只有三十一岁,最终自刎而死,让他的后人倍感伤心。可这个局面是迟早的,长达四年之余的垓下之战终于结束了。

遥想当年项羽的实力可是无人能敌的,但后来却败给了刘邦,这确实有点难以置信,但战争就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领导者,天下将永远不会太平,刘邦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他是最好的决策者。

江山本来就不是一个人的,如果你觉得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凭借一己之力,又何以拿下江山?项羽在这一点糊涂了,刘邦至少在这一点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