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传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3:13:46

先秦传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先秦传记文学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产生、发展的最初阶段。当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观念,没有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我国的历史学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早最发达的学科。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出现了传记文学的萌芽。人类为了保存自身的实录,为了纪念祖先,产生了历史学和传记文学。《诗经?大雅》中的《生民》《公刘》是记录与歌颂周部族先人的英雄传说,具有史诗性质。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认为是史诗。历史学家白寿彝《史记新论》认为是传记体。文学史家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认为:“《生民》是一篇很好的后稷传,他是周族传说的始祖。《公刘》是一篇公刘传。公刘为后稷的裔孙,此诗叙他迁都事。”这两首诗都有自己的中心人物,相当于传主;又都有围绕中心人物的故事情节,使中心人物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因而具有传记文学的因素。但人物事迹太简略,偏重赞美,未能刻画人物的个性,所以只能认为是传记文学的萌芽。

先秦诸子散文虽主要谈哲学、政治思想,但往往亦记载本学派奠基人或代表人物的言行事迹,包含有一定的传记文学因素。如《墨子?公输》记载墨子去楚国劝说公输般不可攻宋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战国策》《淮南子》等古书中都有情节大同小异的记载,可见真实性较大。《公输》中所塑造的墨子形象,体现了墨家不辞劳苦地为他人排难解纷的利他精神。墨子止楚攻宋事迹完整,但只记这一件事,而且没有记载发生在何年,尚少时间观念,因此只能算是传记片断,或有传记因素。《孟子》《庄子》中也有人物事迹的记叙,但其形态与《墨子》相似。有的可视为传记片断;有的则是寓言故事,不属于传记。

先秦历史散文,如《左传》《战国策》已出现传记雏形。有的整篇较集中记叙某个人物的片断事迹,刻画出一定的人物性格,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者可能主观上是记叙历史,客观上已显示人物形象,接近后世短篇传记。如《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写郑庄公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与弟、与母亲的矛盾冲突。故事头尾完整,人物形象鲜明,但受编年体史书的体例限制本篇没有写出郑庄公的主要生平事迹。因而这一片断还只是传记的雏形。有的人物事迹散见于几年的连续叙事中,则较能反映出相对完整的人物生平。如《左传》中“晋重耳之亡”,较连贯地写了晋公子重耳从出逃到返国夺位的19年经历,写出了重耳性格的发展过程。这也是传记的雏形。《战国策》常在某一章中以一个人物为中心,记叙其片断事迹,具有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如写战国策士冯谖、苏秦、张仪、刺客荆轲等人的言行活动,事迹相对完整,能表现他们的性格。这些人的故事也是传记的雏形。

1.下列对“先秦传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先秦传记文学当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观念,没有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

B.人类为了保存自身的实录并为了纪念祖先,产生了历史学和传记文学。

C.《生民》《公刘》人物事迹太简略,偏重赞美,未能刻画人物的个性。

D.《战国策》写策士冯谖、苏秦、张仪、刺客荆轲等人的故事也是传记的雏形。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围绕中心人物,使中心人物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当属于传记文学。

B.先秦诸子散文记载本学派奠基人或代表人物的言行事迹,应是传记文学。

C.《左传》《战国策》的作者主观上是记叙历史,客观上已显示人物形象,类似小说创作。

D.“郑伯克段于鄢”因为受编年体史书的体例限制没有写出郑庄公的主要生平事迹,所以它只是传记的雏形。

3.根据原文内容,不代表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我国的历史学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早最发达的学科。

B.《生民》《公刘》是记录与歌颂周部族先人的英雄传说。属史诗性质,也是传记体。

C.《孟子》《庄子》的记叙,有的可视为传记片断;有的则是寓言故事,不属于传记。

D.作者认为:传记文学既是人类自身实录,因而就要写出人物主要生平事迹,要有完整故事情节,刻画人物个性等。

 

网友回答

【答案】

1.A

2.D

3.B

【解析】

1.试题分析:A(张冠李戴。“没有形成独立的观念”和“没有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的主体应是先秦时代的人们,而不是先秦传记文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

2.试题分析:D(A绝对化,比如“小说”就不是传记文学; B原文为“包含有一定的传记文学因素”; C“可能”遗漏,由推测变肯定;“类似小说创作”无中生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文中的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通常指传递重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言、引文,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即文眼),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等。我们做这一类的题,最好参照选项在原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并逐字加以对照。如果表述不同,我们要看看它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表述不同,意思也不同,即可选出答案。

3.试题分析:B(“属史诗”是梁启超认为的,“是传记体”是白寿彝认为的,不属作者观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在归纳文章内容的过程中,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含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在看看这些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是否相符,是不是别人的观点而不是作者的。做到这两点,在做这种题型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