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花寂寞红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3:13:34

园花寂寞红  

季羡林

①楼前右边,前临池塘,背靠土山,有几间十分古老的平房,是清代保卫八大园的侍卫之类的人住的地方。整整四十年以来,一直住着一对老夫妇:女的是德国人,北大教员;男的是中国人,钢铁学院教授。我在德国时,已经认识了他们,算起来到今天已经将近六十年了,我们算是老朋友了。三十年前,我们的楼建成,我是第一个搬进来住的,从那以后,老朋友又成了邻居。有些往来,是必然的。逢年过节,互相拜访,感情是融洽的。我每天到办公室去,总会看到这个个子不高的老人,蹲在门前临湖的小花园里,不是除草栽花,就是浇水施肥;再就是砍几竿门前屋后的竹子,扎成篱笆。嘴里叼着半只雪茄,笑眯眯的,忙忙碌碌,似乎乐在其中。

②他种花很有一些特点。除了一些常见的花以外,他喜欢种外国种的唐菖蒲,还有颜色不同的名贵的月季。最难得的是一种特大的牵牛花,比平常的牵牛花要大一倍,宛如小碗口一般。每年春天开花时,颇引起行人的注目。据说,此花来头不小。在北京,只有梅兰芳家里有,齐白石晚年以画牵牛花闻名全世,临摹的就是梅府上的牵牛花。

③我是颇喜欢一点花的。但是我既少空闲,又无水平。买几盆名贵的花,总养不了多久,就呜呼哀哉。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美感享受,我只能像北京人说的那样“蹭”花,现在有这样神奇的牵牛花,绚丽夺目的月季和唐菖蒲,就摆在眼前,我焉得不“蹭”呢?每天下班或者开会回来,看到老友在侍弄花,我总要停下脚步,聊上几句,看一看花。花美,地方也美,湖光如镜,杨柳依依,说不尽的旖旎风光,人在其中,顿觉尘世烦恼,一扫而光,仿佛遗世而独立了。

④但是,世事往往有出人意料者。两个月前,老友在夜里患了急病,不到几个小时,就离开了人间。我简直不敢相信,然而这又确是事实。我年届耄耋,阅历多矣,自谓已能做到“悲欢离合总无情”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有情,有多得超过了需要的情,老友之死,我焉能无动于衷呢?“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一句浅显而实深刻的词,又萦绕在我心中。

⑤几天来,我每次走过那个小花园,眼前总仿佛看到老友的身影,嘴里叼着半根雪茄,笑眯眯的,蹲在那里,侍弄花草。这当然只是幻象。老友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我抬头看到那大朵的牵牛花和多姿多彩的月季花,她们失去了自己的主人,朵朵都低眉敛目,一脸寂寞相,好像“溅泪”的样子。她们似乎认出了我,知道我是自己主人的老友,知道我是自己的认真入迷的欣赏者,知道我是自己的知己。她们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向我点头,向我倾诉心中郁积的寂寞。

⑥现在才只是夏末秋初。即使是寂寞吧,牵牛和月季仍然能够开花的。一旦秋风劲吹,落叶满山,牵牛和月季还能开下去吗?再过一些时候,冬天还会降临人间的。到了那时候,牵牛们和月季们只能被压在白皑皑的积雪下面的土里,做着春天的梦,连感到寂寞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⑦明年,春天总会重返大地的。春天总还是春天,她能让万物复苏,让万物再充满了活力。但是,这小花园的月季和牵牛怎样呢?月季大概还能靠自己的力量长出芽来,也许还能开出几朵小花。然而护花的主人已不在人间。谁为她们施肥浇水呢?等待她们的不仅仅是寂寞,而是枯萎和死亡。至于牵牛花,没有主人播种,恐怕连幼芽也长不出来。她们将永远被埋在地中了。

⑧我一想到这里,就不禁悲从中来。眼前包围着月季和牵牛的寂寞,也包围住了我。我不想再看到春天,我不想看到春天来时行将枯萎的月季,我不想看到连幼芽都冒不出来的牵牛。我虔心默祷上苍,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了。如果非降临不行的话,也希望把我楼前池边的这一个小花园放过去,让这一块小小的地方永远保留夏末秋初的景象,就像现在这样。

1.为什么作者要在第①段中叙述与一对老夫妇的交往过程?(4分)

2.请体会第④段作者引用的“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词在文中的含意。(5分)

3.文章以“园花寂寞红”为题有何妙处?结合全文,试作简要分析。(6分)

 

网友回答

【答案】

1.突出了他们相识时间之长,感情之融洽(2分,答对一点1分);为下文写老友猝然离世而感到悲伤寂寞作铺垫(2分)。

2.老友在世时,他种花,我赏花,聊天,觉得都是寻常事(2分);现在老友去世了,就觉得当时的寻常事,弥足珍贵,难以忘怀(2分);表达了作者对老友的深切怀念(1分)。

3.①融情于景,借物喻人,运用拟人手法表面上写“园花”在主人去世后无人侍弄的寂寞,实则表达的是作者看见物在人非,老友去世的孤单寂寞心情,揭示了文章主题。②融“园花”和“寂寞”这两条线索为一体,语言凝练传神,画龙点睛。③巧妙化用诗文(化用唐代诗人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增添了文章的文化气息。(答对一点给3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得6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第①段中叙述与一对老夫妇的交往过程时,提到了“我”与老夫妇认识了将近六十年,突出认识时间之久,还写到了和老夫妇的来往,突出感情融洽,从而为后文老友去世的悲伤之感做铺垫。

考点:把握文章结构。

点评:针对某句话或某段话在文中的作用,首先要明确句子或段落的位置,放入全篇中,结合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然后阐述其具体作用。

2.

试题分析:“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说,“当时”是指老友在世时,“寻常”是指他种花,我赏花,聊天,觉得都是寻常事;第二层含义是说,当时与现在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在老友去世了,就觉得当时的寻常事,弥足珍贵,难以忘怀,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老友的深切怀念之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点评: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时,可以把句子分割为若干个词语单位,先把这些词语解释清楚了,那么整个句子的含义自然也就解释清楚了。如果句子中有比喻的修辞,可以找到喻体的特点,然后结合喻体去理解本体。

3.

试题分析:标题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园花”在主人去世后无人侍弄的寂寞,比喻作者看见物在人非,老友去世的孤单寂寞心情,生动形象。从线索角度来说,文中有两条线索。即“园花”和“寂寞”,而文章标题恰恰将这两条线索融合为一体,语言精炼。从引用角度来说,这实际上是化用了诗文(化用唐代诗人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增添了文学意蕴。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

点评: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解题步骤: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大多是修辞),第二步: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