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观我孔子之学说,其审美学上之理论,虽不可得而知,然其教人也...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15:25:0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试题     今观我孔子之学说,其审美学上之理论,虽不可得而知,然其教人也,则始于美育,终于美育。《论语》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在古昔,则胄子①之教,典于后夔②;大学之事,董于乐正。然则以音乐为教育之一科,不自孔子始矣。荀子说其效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故乐行而志清,札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此之谓也。故子在齐闻《韶》,则“三月不知肉味”。而《韶》乐之作,虽挈壶之童子,其视精,其形端。音乐之感人,其效有如此者。   且孔子之教人,于诗乐外,尤使人玩天然之美。故习礼于树下,言志于农山,游于舞雩,叹于川上;使门弟子言志,独与曾点。点之言曰:“莫春者,春眼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由此观之,则平日所以涵养其审美之情者可知矣。 注:①胄子:古代指继位的长子。②后夔:传说是舜时的乐官。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其教人也(然而)/  无若宋人然(……的样子) B、兴于诗(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 C、然则以音乐为教育之一科(用来)/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且) D、浴乎沂,风乎舞雩(在)/  知不可乎骤得(语气助词,表示疑问) 对“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一句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可译为“从切近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王”。 B、这句话强调了“诗”的教化作用和文化地位。 C、这句话充分说明孔子对“诗”的重视。 D、“事君”就是做官,是古代教育的最高理想。 文章第一段引用《论语》和荀子的言论,主要是从____和____两个方面来阐述“诗”、“乐”的教化作用。 作者认为孔子在教育中十分重视“美育”,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中的依据。

网友回答

【小题1】(2分)B 【小题2】(2分)D 【小题3】(3分)人的成长和社会风气的改善 【小题4】(3分)孔子非常关注“诗”“乐”的熏陶教育作用;孔子平日教人尤重天然之美的涵养。 解析: 略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