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行星形成理论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15:24:5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题。 寡头行星形成理论 太阳系的周边潜伏着许多未知星球。由于太小和太遥远而无法反射太阳光,它们几十亿年来都躲藏在黑暗之中。但是现在,外层太阳系开始吐露秘密。证据来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天文学家尤金·蒋的一次发现;他在海王星的轨道上发现了一个直径100千米的由冰和岩石构成的小其中海王星和它的这颗小行星分别扮演了一颗寡头行星的角色。 现在天文学家们认识到,这个发现可能揭示了一个处于太阳系边缘的未知世界,这些认识将使我们对太阳系的二维印象发生变化。我们以前一直认为太阳系的行星和冰冻的小行星在同一个扁平的圆盘运行,这个圆盘向外延伸的距离大概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还要大50倍,也就是50个天文单位。如果太阳系周边的那个行星圈真的存在,那么其中的行星将在距太阳1000,甚至10000个天文单位的地方以各种角度的轨道围绕太阳运动。 最近一个解释太阳系形成的时髦理论:寡头行星形成理论。这种理论意味着围绕太阳系还将存在另外一些行星。 在寡头行星形成理论中,行星是由逐渐积聚质量的尘埃粒子形成的。这些特殊的尘埃团逐渐长到像小行星一般大小,然后它们有时还会继续成长,直到获得较大的引力场。这时它们开始吸引小一些的物质从而迅速增加重量,直到行星的大小。这些天体被称为寡头天体是因为               。 根据寡头行星形成理论,太阳系诞生的时候并没有生成木星那样的巨型气体行星,而是生成了大约60颗岩石行星。但是什么力量能将一个行星抛掷到太阳系的边缘地区呢?  答案同寡头行星的引力有关。如果寡头行星相互靠近,它们的引力将使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发生微妙的改变。这种改变逐渐积累直到局面忽然失去控制。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混乱的时期。寡头行星由于受到它们的共同的引力作用而被抛掷到太阳系以外的各个区域。很多行星相对碰撞,合并成为我们今天熟悉的行星。在太阳系较外部分,这些寡头行星变得很大,并产生相当大的引力而吸引气体形成厚厚的大气层。 (节选自《参考消息》) 下列对“寡头行星形成理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寡头行星形成理论认为太阳系周围还有未知的星球,但因为小并且遥远,只能反射星光,所以至今还没有被人类发现。        B.寡头行星形成理论把天文学家尤金·蒋发现的围绕海王星运行的小行星当成证明自己观点的一个重要论据。        C.寡头行星形成理论认为太阳系是多维的而不是二维的,因为行星是由逐渐集聚质量的特殊尘埃粒子获得引力场后形成。        D.寡头行星形成理论认为太阳系诞生时没有巨型的气体行星,而是生成了行星圈行星。 下列填入文章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它们共同处于共同引力作用下的混乱时期。        B.它们的相互推力没有把对方推出。        C.它们受到引力的作用被抛到太阳系边缘。        D.它们的引力对周围环境的控制。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文学中的寡头行星形成理论已经通过观察基本证明了太阳系边缘有一个未知行星世界的现实。        B.所谓混乱时期,是指寡头行星之间相互吸引,使太阳系产生巨大的混乱,行星相持局面变成失控的时期。        C.寡头行星相互靠近时,引力会使岩石行星的大小、形状改变,最终被太阳的引力抛到太阳系的边缘。        D.在太阳系地区边缘的行星,吸引了大量的气体变大,人类已观察到这种像木星那样大的气体行星。

网友回答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解析: 【小题1】“没有被人类发现”是错误的,因为尤金·蒋发现的海王星轨道上的直径100千米的小行星被寡头行星理论者认为就是太阳系边缘行星之一。 【小题2】横线处于文章第四自然段,该段主要说明寡头行星理论认为行星的形成特点是因为获得引力场,吸引小的物质迅速增大,达到行星大小,即这段讲行星形成的原因。要填写的内容要与这个特点有关。同时下文的“引力有关”也具有提示作用。 【小题3】A项科学家还不能用事实证明寡头理论,很多还处于推测阶段,因为能够支持这个理论的只有尤金·蒋发现的围绕海王星运行的小行星。C项把行星抛到边缘的是行星之间的引力,不是太阳的引力。D项所说的气体行星并没有观察到。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