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28 23:03:43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9时。
②一个将永远载入史册的时刻!
③历史将在这里定格——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正式( )。
④这一刻,我们期待得太久太久;
⑤这一刻,我们激动的心狂跳不停!
⑥凌晨4点,记者驱车走进了中国北京航天城。这里是中国载人飞船的飞行指挥控制中心,也是中国载人航天测控的神经中枢。它担负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试验任务的指挥调度、信息交换、监控显示、分析计算和飞行控制等( )。
⑦宽敞、明亮的现代化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大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块巨幅液晶屏幕,上面显示着从我国西北大漠载人航天发射场传来的壮观画面:高大的发射塔拥抱着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火箭上端承载着中国航天的新生代——“神舟”五号飞船。
⑧大屏幕上还清晰地( )着不断变化的北京时间、任务时间和飞行时间,排成五个阵势的数百台终端机上不断地跳跃着各种飞行控制理论参数。大厅里的各测控站(船)洪亮、清晰的报告声此伏彼起,发射前的各项准备( )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1.在上文括号内填入一组最恰当的词语是( )
A.实行 工作 标示 任务
B.实施 任务 标示 工作
C.实行 任务 标志 工作
D.实施 工作 标志 任务
2.请选出对上文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第①自然段“上午9时”前加上“北京时间”四个字,行文显得累赘,不如删掉简洁。
B.开头的五个段落多采用短句,显得简洁有力,振奋人心。
C.第②~④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第①段提出的时间。
D.“神经中枢”一词形象生动地表明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重要地位。
3.请选出对上文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开篇强调时间,突出了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标志这一事件的时间将载入史册。
B.上文写出了工作人员的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和人们的激动心情。
C.文中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D.上文形象地描写了火箭发射前的紧张准备过程。
4.分析文中加点词“拥抱”的表达效果: 。
1.B
2.A
3.C
4.①显示出发射塔的高大;②表现了人们对运载火箭爱护。
【解析】
1.试题分析:实行:实际施行。实施:指法令、政策、计划等的实行。标示:做出记号,可用文字图形等形式。标志:表明特征的记号。
考点:本题考查词语辨析的能力。
点评:本题需要对各个词语的意思及各组词语间的区别分辨清楚,然后根据语境进行筛选。
2.试题分析:不能删掉,北京时间是为了庄重严肃。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点评:本题较简单,根据事件可判断为严肃的气氛,因此必须用于要严肃。
3.试题分析:作用相同,都是解释说明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意的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可根据文章逐项分析。特别注意破折号的用法。
4.试题分析:高大的发射塔拥抱着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有拟人意味。说明人们对他的喜爱。另外显出了发射塔的高。
考点: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的效果。
点评:首先要了解词语的含义,根据语境判断效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