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小麦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8:31:16

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                                再造小麦    作为全球30亿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小麦这种作物正面临危机。除非人类采取重大行动,气候变化、疾病和干旱将令它遭遇浩劫。    幸运的是,一种挽救小麦的策略正在浮出水面。它既不需要基因工程,也不需要改变种植技术。相反,科学家正在从零开始重新创造这种作物。这些“人工合成”小麦的试种已令人们看到希望:它们将有很强的适应性,直到下世纪末仍能继续为数十亿人提供食物。    约3万年前,两种并无亲缘关系的野草――乌拉尔图小麦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自然杂交,形成二粒小麦。时隔约2万年,二粒小麦又与另一种野草粗山羊草杂交,从而诞生了今天的普通小麦。机缘巧合使小麦成为六倍体植物。但这也是它现在的问题所在:这样的植物不能与其它通常只有两个或四个染色体组的物种杂交。如此一来,引入抗盐、抗旱等新特性几乎不可能。基因渗入法可以将近缘植物的部分染色体导入小麦,但它的效果不是很显著。因此,植入人员一直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小麦自身的基因潜力,不断挑选产量越来越高的新变种。    但现在,就连这有限的操作空间也即将用完。小麦天然的基因可变性逐渐耗尽,而这种作物面临着迅速改变的环境。新的真菌病正在出现;而在美国中西部,农场主正遭受一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    科学家正为避免灾难而加倍努力。他们在15年前取得了重大突破,当时,墨西哥国际小麦和玉米改良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让二粒小麦的野生变种与山羊草的野生变种杂交的办法,其结果就是一种不育的三倍体(它有三个染色体组,无法繁殖后代)。但这种三倍体植物接触化学物质秋水仙碱之后,染色体会加倍,从而可以与现代的六倍体小麦杂交。    科学家已用这种技术将二粒小麦和山羊草的数千种野生变种杂交,创造出1000多种人工合成小麦。国际小麦和玉米改良中心基因资源项目的负责人乔纳森•克劳奇说:“这些野生近缘植物多年来在极为干旱和炎热的地方不断进化。”来自生命力顽强的野生变种的人工合成小麦可与传统小麦杂交,形成具有新特性的小麦。    它们的价值已开始显现。去年12月,克劳奇在英国剑桥的一次会议上说,在墨西哥的旱灾地区,一种人工合成小麦的产量比普通小麦高50;而在印度、巴基斯坦、厄瓜多尔、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试种地区,它的产量比普通小麦高5至40。研究人员在递交给《试验生物学杂志》的论文中说,这是因为这种人工合成小麦的根异常之深,能在地下深处找到水分。另一种试种的人工合成小麦表现出极度耐炎热的特性,有些品种在墨西哥索诺拉沙漠高达40℃的环境中也生长良好。如果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升高,这样的耐热品种将意义重大。克劳奇说,在印度巴基斯坦等气候温暖的国家,气温升高2℃可能导致小麦减产15,有可能造成相当大的社会和经济动荡。科学家还开发出了对一系列新出现的作物疾病具有抗性的人工合成小麦。此外,新品种的小麦还可能有其他许多优良特性,例如矿物质的含量更高。上个月,英国国家农业植物研究所与国际小麦和玉米改良中心签订了共同开发小麦新品种的合同。研究所负责人表示,希望这成为不改变基因开发新作物的一种模式。   (选自《参考消息》2006.2.27第七版)14、下面关于“人工合成小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乌拉尔图小麦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自然杂交,形成二粒小麦。B.二粒小麦的野生变种与山羊草的野生变种杂交,培养出一种三倍体植物。C.利用化学物质秋水仙碱将二粒小麦和山羊草的数千种野生变种杂交。D.二粒小麦和山羊草的数千种野生变种杂交,创造出1000多种人工合成小麦。1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普通小麦是由乌拉尔图小麦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自然杂交诞生的二粒小麦,与另一种野草粗山羊草杂交后诞生的。B.野生近缘植物多年来在极为干旱和炎热的地方不断进化,在与传统小麦杂交后,形成具有新特性的小麦。C.今天的普通小麦不能与其它通常只有两个或四个染色体组的物种杂交,因而缺乏抗盐、抗旱等特性。D.二粒小麦的野生变种与山羊草的野生变种杂交后诞生一种不育的三倍体,在接触化学物质秋水仙碱后,就可以与现代的六倍体小麦杂交。16、 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依靠普通小麦自身的基因潜力,小麦产量即将达到极限。B.“人工合成”小麦的诞生,使人类直到下世纪末对粮食问题可以无忧。C.“人工合成”小麦完全可以成为不改变基因开发新作物的一种模式。D.如果没有“人工合成”小麦的诞生,社会和经济动荡将是未来世界面临的一大问题。

网友回答

14.C(A为“自然杂交”非“人工合成”;B是“培养出不育的三倍体”,非“人工合成”;D缺乏“化学物质秋水仙碱”的合成条件。)15.B(“形成具有新特性的小麦”的是“来自生命力顽强的野生变种的人工合成小麦可与传统小麦杂交”。)16.C(“完全可以成为”错。)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