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2:36: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  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于是琸崔杼之子,令之争后。崔杼之子相与私哄,崔杼往见庆封而告之。庆封谓崔杼曰:“且留,吾将兴甲以杀之。”因令卢满嫳兴甲以诛之。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报崔杼曰:“吾已诛之矣。”崔杼归,无归,因而自绞也。  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齐人以为让,又去鲁而如吴。王予之朱方①。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于诸侯军,因令其呼之曰:“毋或如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乃杀之。  黄帝之贵而死,尧舜之贤而死,孟贲之勇而死,人固皆死。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②之故也。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取材于《吕氏春秋·慎行》)  注:①朱方:地名。②忮(zh
):嫉妒、侵害。(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杼相之        相:辅佐。B.崔杼之子       :挑拨。C.景公与陈无宇……诛封  诛:杀掉。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与:结交。(2)下列各组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B.C.D.(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人)得庆封,负之斧质B.齐人以为让(鲁)C.(卢满嫳)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D.(庆封)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组是①吾已诛之矣②(崔杼)无归,因而自绞也③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④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⑤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⑥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杼与庆封的交往是小人之间的勾结和利用。B.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C.崔杼因家破人亡而自杀身死。D.按照大义行事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友谊。

网友回答

答案:1.C;2.A;3.A;4.B;5.B;解析:(1)C.“诛”意为“讨伐”。(2)A.两个“更”都意为“再,又”;B.第一个“之”代人,第二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C.第一个“以”即“以之为……”意为“把”,第二个“以”表并列;D.第一个为“相互”,第二个表示动作偏指一方。(3)A.“得庆封”主语为“荆灵王”。(4)①杀的是崔杼的妻子及支属。③与题干无关,荆灵王非不义之人。⑤主要讲的是原因。(5)  解析:B。不是“赶走了庆封”,而是杀死了庆封。  参考译文:  崔杼与庆封合谋杀害齐庄公。庄公死后,二人另立景公为国君,崔杼给他作相。  庆封又想杀掉崔杼,取代他为相。于是他挑拨崔杼的儿子们,让他们争夺做后嗣的资格。崔杼的儿子们相互私下争斗起来。崔杼去见庆封,告诉他这件事。庆封对崔杼说:“你姑且留在这里,我将派兵去把他们杀掉!”于是派卢满嫳起兵去诛杀他们。把崔杼的妻儿老小以及宗族亲属斩尽杀绝了,烧了他的房屋住宅,回报崔杼说:“我已把他们杀死了。”崔杼回去,无家可归,因而自缢而死。  庆封做了齐景公的相,景公深以为苦。庆封外出打猎,景公同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起兵讨伐庆封。庆封凭借他的属下同景公交战,未能取胜,就逃亡到鲁国。齐国就这事责备鲁国。庆封又离开鲁国进入吴国,吴王把朱方邑封给了他。楚灵王听说这事,就率领诸侯军进攻吴国,包围朱方,攻克了它,俘获了庆封,让他背着斧质在诸侯军中巡行示众,并让他喊道:“不要像齐国的庆封那样,杀害自己的君主,欺凌丧父的新君,强迫大夫盟誓!”然后才杀了他。  黄帝那样尊贵也要死,尧舜那样贤德也要死;孟贲那样勇武也要死,人本来都要死,像庆封这样的,可以说是死而又死了。自身被杀,宗族亲属也不能保全,这是为非作歹的缘故。大凡邪恶的人做事,开始时互相帮助,到后来一定相互憎恨。行事符合道义的就不是这样,他们开始时互相帮助,时间长了互相信任,最后互相亲近,后代的人把这种做法当作准则。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