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22:00:57

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①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A)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B)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1.文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自豪之情,在介绍高邮咸鸭蛋时也是如此,这从文中哪些句子可看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2.高邮的咸鸭蛋和其他地方的咸鸭蛋相比,有哪些优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津津乐道,可为什么却“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不喜欢袁子才(袁枚),为什么还要引用他的文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段②中画线句(A)“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中的“吱”字能否去掉?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段②中画线句(B)是举例子,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段③从哪个角度介绍了“高邮鸭蛋”?联系课文全文,说说这段话还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8.人应该是善于记忆的动物。犹太作家伊利·维瑟接受诺贝尔和平奖致辞时说:“记忆的呼唤,和谨记勿忘的号召,来自我们历史的根源。”传统的节日正是我们历史的根源,可是,在当前的一些年轻人中,传统节日远不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那样深入人心。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2.油多;肉质柔嫩;蛋黄红。  3.作者喜爱家乡的特产,而且知道家乡还有许多值得称道的东西。作者觉得“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只是关注鸭蛋,这就意味着对其他事情的忽略,反而是对他家乡的一种误解。作者是出于热爱家乡的感情,对此才会“不大高兴”的。  4.因为袁枚实事求是地称赞了作者故乡的特产,这引起了他的共鸣,所以他还要引用他的文章。  5.不能。这句话要表现的是那种吃鸭蛋的动感,以及吃鸭蛋时的快感。这动感和快感,就在一个“吱”字中得到了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的表现。  6.具体地说明“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7.从可观赏性这一角度介绍“高邮鸭蛋”。从全文来说,这一段还有紧扣文题、篇末点题的作用。  8.开放性题目,有明确的观点,并且提供与自己的观点相统一的理由根据,表述明晰即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