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A~F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2)C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______.
(3)关于D实验,下列操作不妥的是______.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④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4)若用E装置除去O2中的水蒸气,该液体试剂为______.
(5)F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变小.写出导致气球变小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填字母).
网友回答
解:(1)由图是可知,在电解水时,试管2内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
(2)①烧杯中溶液变红,③中溶液不变色,主要起到对比作用;
(3)在D实验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中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得出氧气体积大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的结论;实验的关键是装置的气密性好,不能漏气,否则测量不准;实验前夹紧止水夹,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由于教室里学生多,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的量多,不宜选用教室里的空气.所以,操作不妥的是④;
(4)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若用E装置除去O2中的水蒸气,该液体试剂为浓硫酸;
(5)在F实验中,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气球的变大,滴入盐酸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是气球变小.反应的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6)从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方法进行分析,因为浓硫酸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水沸腾溅出,会造成危险,因此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