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灵最微妙的地方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7:12:06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3题。 在心灵最微妙的地方 刘  墉     我的心底总藏着三个小故事,每次想起,都一惊。那是人性最微妙的一种感觉,很难用世俗的标准来判断。     当我在圣若望大学教书的时候,有一位同事家里已经有个智障的弟弟,但是当他太太怀孕之后,竟然没做羊水穿刺,又生下个“智障儿”。消息传出,大家都说他笨,明知智障有遗传的可能,还那么大意。我也曾在文章里写到这件事,讽刺他的愚蠢。直到有一天。他对我说:“其实我太太去做了穿刺,化验出了智障,我们决定堕胎。但是就在约好堕胎的那天上午,我母亲带我弟弟一起来了。我那智障弟弟,以为我太太得了什么重病,先拉着我太太的手,一直说‘保重!保重!’又过来,扑在我身上,把我紧紧抱住,说,‘哥哥,上帝会保佑你们。’他们走后,我跟太太默默地坐了好久。我和我太太想,如果肚子里的像我弟弟那么天真的孩子,我们能因为他比较笨,就把他杀掉吗?所以,我们打电话给医生,说不去了。”     二十多年前,我做电视记者的时候,有一次要去韩国采访亚洲影展。好不容易备妥了各项文件,送去给电影协会代办的一位先生。可是才回公司,就接到电话,说我少了一份东西。我立刻冲去了西门町的影协办公室,当面告诉他,我确实已细细点过,再装在牛皮信封里交给了他。他举起我的信封,抖了抖,说:“没有!”“我以人格担保,我装了!”我大声说。“我也以人格担保,我没收到!”他也大声吼起来。眼看采访在即,我气呼呼地赶回公司,又一关一关“求爷爷、告奶奶”地办那份文件。就在办的时候,突然接到影协的那个人的电话。     “对不起!刘先生,是我不对,不小心夹在别人的文件里了。我真不是人,真不是人,真不是人!”     我怔住了。忘记是怎么挂上那个电话的。他明明可以为保全自己的面子,把发现的东西灭迹。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他来认错了。我佩服他,觉得他是一位勇者。     许多年前,我应美国水墨书画协会的邀请,担任当年国际水墨展的全权主审。参赛者得奖不得奖,全凭我一句话。     那天评审,我准备了一些小贴纸,先把自己属意的作品贴上,再斟酌着删除。评审完毕,主办单位请我吃饭,再由原来接我的女士送我回家。晚上,她一边开车,一面笑着问:“对不起!刘教授,不知能不能问一个问题,没有任何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那幅有红色岩石和一群小鸟的画,你先贴了标签,后来又拿掉了呢?” “那张画确实不错,只不过我觉得笔触硬了一点,名额有限,只好……”我说,又笑笑,“你认识这位画家吗?”“认识!”她说,“是我!”     不知为什么,我的脸一下子红了。她是水墨书画协会的负责人之一,而且从头到尾跟着我,她只要事先给我一点点暗示,说那是她的画,我即使再客观,都可能受到影响,起码,最后落选的不会是她。     三个故事说完了。从世俗的角度,那教授是笨蛋,那影协先生是混蛋,那水墨书画协会的女士是蠢蛋。但是在我心中,他们都是最真实的人,可以不忠于世俗,却无负于自己的良心。每一次在我评判一件事或一个人之前,都会想到这三个故事。他们教了我许多,他们教我用“眼”看,也用“心”看。当我看到心灵最微妙的地方,常会有180度的大转变。 1、(1)作者叙述第一个故事,为什么不在开头就写明同事太太做了羊水穿刺,还讽刺他笨,到末尾才点明他们确实做了穿刺呢? (2)“他们走后,我跟太太默默地坐了好久”,问“默默地坐了好久”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在最后写道“当我看到心灵最微妙的地方,常会有180度的大转变”,问“180度的大转变”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对于三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作者分别从世俗的角度和自己的心中两个方面作了不同的评价,在这种矛盾的评价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网友回答

1.(1)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给后文的赞颂作了反衬和铺垫,突出了他们的伟大可贵的真诚品质;还可制造一些悬念,增强吸引力。   (2)他们被智障弟弟的言行感动了,心里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开始反思和抉择。 2.从世俗的角度看,那些所谓的笨蛋混蛋蠢蛋的人或事,常常是最为可贵最为高尚最为难得的。 3.答题要点:(1)有对世俗看法的批判;(2)有对这三个人的赞美; (3)自己受到了教育,引发了对自我的反思反省。 (意思对即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