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伏几天二伏几天三伏几天,一伏多少天?

发布时间:2020-07-10 00:53:47

一伏几天二伏几天三伏几天,一伏多少天?

网友回答

一伏为10天,二伏为10天或20天,三伏为10天。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上旬至8月中下间。而且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知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道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内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容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网友回答

”伏天“ ,是中国人形容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日子。”伏“ 就是 ”潜伏“ 的意思,潜伏着 ”寒冷“ ,伏天一过,天气就开始转凉了。这很符合国人的 ”物极必反“ 、”否极泰来“ 的辩证法。古书上讲 : ”清明距冬至一零五日,入伏在夏至第三庚“ 。从夏至的那一天往后数,到了第三个 ”庚日“ 就是初伏的第一百天,初伏一共 10 天。立秋后的第一个 ”庚日“ 是三伏的第一天,三伏一共 10 天。初伏和三伏之间的日子,就是 二伏 了。有的年份是 10 天,有的年份是 20 天。2012 年的二伏是 10 天,今年的二伏是 20 天。怎么知道 ”庚日“ 呢?这就必须查阅 《万年历》 ,一目了然。..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