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一)①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师大附中和上海交通大学求学。1935年,他考取了庚子赔款公费留学,先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后到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深造,拜读于美国航天科学创始人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冯·卡门门下,三年后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这期间,他在冯·卡门的影响下,对火箭技术发生了兴趣,参加了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实验室的火箭研究小组。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钱学森就是在这个摇篮里最早研究火箭技术的三名成员之一。②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的得意门生。在卡门的指导下,钱学森写出了有关高速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博士论文。1943年,美国军方经过慎重的选择,委托钱学森同马林纳合作,研究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军事课题。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法估价的贡献”。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认为,钱学森已是“制定使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④1947年,经冯·卡门推荐,钱学森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自1949年下半年开始,他肩负起该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的职务,领导研究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那时,年仅37岁的钱学森,已被世界公认为力学界和应用教学界的权威和流体力学研究的开路之人,是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⑤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呆了20年。这20年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1.钱学森是一位科研人员,并没有奔赴战场,也没有参与指挥任何一次战役,为什么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法估价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段评价钱学森“是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这三个评价的顺序能否随意调换?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钱学森“是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相关的语句在第________段,与钱学森是“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相关的语句是在第________段。4.用文中现成的语句概括第①到第⑤段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①至第④段列举钱学森在美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1.因为钱学森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美国空军的战斗力。2.不能。因为原文是按照钱学森在这两个科学领域的作用和地位由轻到重排列的。3.② ①4.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呆了20年。这20年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5.衬托钱学森对祖国的眷恋。
【解析】1.试题分析:由②段可知钱学森无论是有关高速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还是同与马林纳合作研究的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军事成果,都极大提高了美国空中的作战能力,对二战的胜利起着重要作用。考点:考查学生的抽象概括,强调学生有具体到抽象的语言转换。点评:这类试题具有隐含性,需要我们仔细阅读,分析归纳出原因。2.试题分析:对钱学森的评价中:“空气动力学家”是指在众多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者中成绩较为突出,文中也指出“钱学森写出了有关高速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博士论文”;“先驱”是指较早涉足某个领域的人之一,文中提到“钱学森就是在这个摇篮里最早研究火箭技术的三名成员之一”;而“创始人”则是指钱学森 “工程控制论”的开创者。所以我们看出在这些领域中钱学森所起的作用由小到大,其地位由轻到重,故这三个评价顺序不能调换。考点:考查学生对文章语句语序的分析理解能力。点评:这类题首先要看上文所涉及内容的行文顺序,再就是各方面的你在联系、先后顺序。3.试题分析:我们应仔细阅读每一段,找出有写相关内容句子,做出答案应不难。第②段中“在卡门的指导下,钱学森写出了有关高速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博士论文。”和第①段中:“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钱学森就是在这个摇篮里最早研究火箭技术的三名成员之一。”得出的答案。考点:考查学生对文章语句前后相互照应的理解分析。点评:类似的题型是考点之一,其结构上的作用是相互照应使结构完整,一般前后语句基本一致,相对来说难度不大。4.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①段主要是讲钱学森是最早研究火箭技术的三名成员之一。②段是指钱学森写出了有关高速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博士论文并与钱学森同马林纳合作,研究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军事课题。③段是指美国空军对钱学森的高度评价。④钱学森肩负起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以及对他的评价⑤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但他始终眷恋着祖国。综合每段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钱学森在美期间的所取得的成就,这样我们很容易找出能概括第①到第⑤段的大意的原句。考点:考查学生概括文章或者相关段落内容的能力。点评:这种试题类型学生首要是仔细阅读,找出每段的关键词,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常见的考试类型题。5.试题分析:做题时应把握住标题“始终眷恋着祖国”,文章中的所有事件都是为其服务的。他在美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着丰厚的待遇,但他无时无刻不想着祖国,这就更能体现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考点: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的品析能力。点评:写人记事的文章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事件表现任务的精神品质,一切事件都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要理清事件,把握标题,从而体会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