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者,贫亦乐,知足者常乐谁说的,典故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7-09 10:42:02

知足者,贫亦乐,知足者常乐谁说的,典故是什么

网友回答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在做着形形色色的事,无论是怎样做和做怎样以及做到什么程度,最终的体现就是知足。
  知足者常乐,关键是知足,知足才能常乐。人能知足吗?我们都生活在具体的人群中,每天、每时都是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从工作、生活、情感中了解到人的本能就不知足,不知足又怎么能有快乐呢。
  在人生的旅途中,知足是最重要的。一个人无论自己的能力有大小,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自己,一个人的职业也不重要,一个人的环境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一颗平衡的心。重要的是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周围环境,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这个现实的社会,如果做到这一点,知足离你也就不远了。
  人不能不知足,人也不能去攀比。攀比是人不知足者之大敌,不知足的根源就是人的心态没有摆正,没有正确对待自己,自己没有真正的了解自己,自己不知到自己究竟能有多大能耐,自己不知到自己能有多大本事,从出生那天起,到步入社会就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把理想和目标看成是自己的现实,理想是远大的,目标是宏伟的,自己却是真实的。真实的自己有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奋斗目标是无可非议的,可是最重要的问题是面对现实,一旦自己的理想和现实有距离时,你就可能感到自己的不知足,这是自己本身上的不知足。社会上比出来的不知足那就多如牛毛了,工作上有区别不一样,职业上不一样有区别,住房上不一样有区别,职务上不一样有区别,生活上不一样有区别,家庭上不一样也有区别等等。这些诸多的不一样的区别都会导致你的心态不平衡,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盼比,不知足,不服气也就自然在人的心中慢慢形成。
  怎样才能使人知足者常乐呢?这才是主要的。在人生慢长的旅途中,快乐是最重要的,快乐是没有国界的,快乐是没有富贵贫贱之分的,快乐是世界上所有人的权利。因此我们所有的人要享受人间的开心和快乐,开心和快乐是我们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快乐才是幸福。要开心快乐和幸福就要知足,事事要想得开,要多想身边的人和事,要多比那些生活、家庭、工作和环境不如你的人,在知足的同时在追求新的目标,在做到完美无缺。知足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说人的知足就不要理想、不要目标、不要追求,人的一生就可以船到码头车到站了,知足仅是对现实而言的,一个人无论做什么,怎样生活都不能脱离实际,面对现实中的具体寻找自己的知足,为人要真诚厚到,做事要光明磊落,要有一颗善良之心、奉献之心、平衡之心、宽容之心、满足之心,做到事事处处多为他人着想,做到了这些,你才能知足,知足才能开心,开心才能快乐,快乐才能幸福。
  不知足的人永远得不到满足。
  贪婪的人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你知足吗?
  你看到了吗?我就叫知足常乐。

网友回答

知足常乐: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
  典故:
  荣启期:《列子 · 天瑞》记载,孔子游泰山时,在路上遇见荣启期,衣不蔽体,但边弹琴边唱歌,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孔子问他:“先生所以乐,何也?”
  荣启期回答:“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己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
  孔子连连点头称是。又不无惋惜地说:“以先生高才,倘逢盛世,定可腾达,如今空怀瑾瑜,不得施展,仍然不免遗憾。”
  谁知荣启期却不以为然地说:“古往今来,读书人多如过江之鲫,而能飞黄腾达者才有几人?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而死亡则是所有人的归宿,我既能处于读书人的常态,又可以安心等待人最终的归宿,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孔子听了说:“善乎!能自宽者也。”
  扩展资料
  关于知足常乐的经典名言
  1、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就是古训所谓知足常乐。王西彦
  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3、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4、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5、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6、委心任运,不失其为我。知足常乐,不愿乎其外。况周颐
  7、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8、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乐矣。
  9、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0、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知足常乐”是老子“无为”思想的体现,强调的是个人的心境。“知足”可理解为断绝是非之欲,以达到心静如佛,怡然自乐。
  而“不知足常乐”体现的则是一种进取精神,强调在改造世界的劳作中获得快乐。“知足”与“不知足”是人们在同一环境中表达出的不同处世状态。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