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甲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乙溶液(或气体),生成的沉淀的量与加入的乙的量的关系符合右图的是:选项ABCD甲Al2(SO4)3Na[Al(OH)4]AlCl3Ca(OH)

发布时间:2020-08-05 13:08:17

向甲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乙溶液(或气体),生成的沉淀的量与加入的乙的量的关系符合右图的是:
选项ABCD甲Al2(SO4)3Na[Al(OH)4]AlCl3Ca(OH)2乙NH3HClNaOHCO2A.AB.BC.CD.D

网友回答

C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分析图象的意义是随着乙的不断加入,反应开始气体或沉淀逐渐增加,当达到最大量时,随着乙的不断加入,反应生成的气体或沉淀逐渐减少直至为0,并且产生最大量的气体或者沉淀消耗乙的量是将所有的气体或沉淀消耗完毕所消耗的量的3倍,其次将四个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逐一分析,分析气体或沉淀的生成与乙试剂的关系.最后和图象对比可解答.


解答:图象的意义是:随着乙的不断加入,反应开始气体或沉淀逐渐增加,当达到最大量时,随着乙的不断加入,反应生成的气体或沉淀逐渐减少直至为0,并且产生最大量的气体或者沉淀消耗乙的量是将所有的气体或沉淀消耗完毕所消耗的量的3倍.
A、氨气通入到Al2(SO4)3中,会产生白色沉淀,直到最大量,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中,沉淀量不会减少,不符合图象,故A错误;
B、1molNa[Al(OH)4]中加盐酸时,产生最大量的氢氧化铝沉淀消耗盐酸1mol,将所有的沉淀消耗完毕所消耗盐酸的量为3mol,前后量之比是1:3,不是3:1,所以不符合图象,故B错误;
C、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最大量的氢氧化铝沉淀消耗盐酸3mol,将所有的沉淀消耗完毕所消耗盐酸的量为1mol,前后量之比是3:1,符合图象,故C正确;
D、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以及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继续反应将沉淀消耗完毕的两个过程中,消耗的二氧化碳量之比是1:1,所以不符合图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图象和化学知识相结合的题型,涉及知识点较多.要求学生有将图象信息转换为化学信息的能力,同时对化学知识必须十分熟练,才可能快速解题.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