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蔡邕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闲居玩古,不交当世。感东方朔《客难》及杨雄、班固、崔骃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 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出补河平长。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初平元年,拜左中郎将,从献帝迁都长安,封高阳乡侯。董卓宾客部典议欲尊卓比太公,称尚父。卓谋之于邕,邕曰:“太公辅周,受命剪商,故特为其号。今明公威德,诚为巍巍,然比之尚父,愚意以为未可宜须并东平定,车驾还反旧京,然后议之。”卓从其言。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马日碑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未采之。邕遂死狱中。允悔,欲止而不及。时年六十一。措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兗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喈旷世逸才逸才:飘逸的人才B.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擅恣:专权肆行C.太公辅周,受命剪商剪商:灭掉商朝D.邕乃自书丹于碑书丹:用朱砂书写(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韪其是而矫其非无伤也,是乃仁术也B.邕在司徒王允坐王曰:“何坐”?曰:“坐盗。”C.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D.兗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3)下面不能表现出蔡邕的“笃孝”或“博学”特点的一项是[ ]。A.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变节,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B.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C.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D.闲居玩古,不交当世。(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蔡邕侍奉母亲极为孝顺,他的母亲曾卧病三年,蔡邕连续七十天没有脱过衣服,也没躺下睡过觉。B.熹平四年,蔡邕与杨赐等人奏请订正《六经》中的文字。灵帝批准后,蔡邕派人把经书雕刻在石碑上,让晚生后学都来寻找经书中的错误,以便集思广益,结果应者云集。C.董卓的门客想让董卓尊比姜太公,称为尚父,于是董卓向蔡邕问计,蔡邕义正词严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让董卓打消了念头。D.蔡邕其实并未依附董卓,只是感念董卓的知遇之恩,但却被王允夸大罪行,致使一代大儒惨死狱中,也给汉史研究带来重大损失。(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A(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词义的理解,A中的“逸才”应是“超出一般的才华”之意。)(2)C(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A.第一个“是”为形容词,译为“正确的”;第二个“是”是代词,译为“这”。B.都是动词,第一个译为“做客”,第二个译为“犯……罪”。C.指代性副词,译为“他”。D.都是连词,第一个表目的,第二个表修饰。)(3)D(A项说的是“笃孝”,B、C两项直接或间接说其“博学”,D项说的是蔡邕托辞不愿进京。)(4)D(本题考查对阅读材料整体文意的综合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并不是“没有脱过衣服”,而是在季节交替时换衣服。B.并非为了“让晚生后学都来寻找经书中的错误”,而是为了帮他们纠正错误。C.蔡邕并非“义正词严”。)(5)①蔡邕无意之中谈起此事,深为叹息,面部表情也表现出来。②蔡邕上书谢罪,请求只刺面砍脚,以便继续修成汉史。③况且他一向以忠孝著名,而且判罪也无确切事实,杀了他岂不是失去人心吗?(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能力层级B。它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的句式、句子间的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翻译时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不能漏译,尤其不能漏译要重点考查的词语。选择合适的双音词。翻译第①题必须注意译出关键词“殊”“之”“色”的意思和补出主语。翻译第②题,要注意“辞谢”、“乞”、“黥首刖足”的意思。翻译第③题,要注意“且”、“所”、“坐”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无乃……乎”这一反问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