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HCl的吸收C.
碳酸、苯酚酸性强弱比较D.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网友回答
D
解析分析:A.化学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使装置内外的压强不相等,基本方法是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B.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如果直接将导气管直接插入水中,氯化氢溶于水导致气体压强急剧降低而引起倒吸现象,所以有缓冲装置时就能防止倒吸,即适合吸收氯化氢气体;
C.根据强酸与弱酸盐反应可生成弱酸分析;
D.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HCl极易溶于水,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
解答:A.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装置内外的压强不相等,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漏气,所以该装置能达到预期目的,故A正确;
B.该装置中,因左导管伸入烧瓶中较长,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后不易发生倒吸,该装置既能够吸收易溶性气体,又能够防止倒吸,能吸收氯化氢,所以该装置能达到预期目的,故B正确;
C.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和苯酚钠反应CO32-+2CH3COOH→2CH3COO-+H2O+CO2↑,试管中出现澄清的苯酚钠溶液变浑浊,原因是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可判断碳酸、苯酚酸性的强弱,所以该装置能达到预期目的,故C正确;
D.因氯气与水发生:Cl2+H2O?H++Cl-+HClO,则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但HCl极易溶于水,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但气体进入洗气瓶时应该是长管进短管出,所以图中装置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注意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