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之称的是谁,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指谁

发布时间:2020-07-09 23:35:50

有“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之称的是谁,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指谁

网友回答

吴运铎。
  吴运铎(1917年1月17日—1991年5月2日),男,祖籍湖北省武汉市,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煤矿。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吴运铎是新四军兵工事业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撰写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鼓舞了一代代青年人。
  前苏联人民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1991年,吴运铎被命名为全国自强模范。2009年,吴运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扩展资料:主要贡献
  1938年9月,吴运铎转辗到皖南根据地,参加了新四军,并在军司令部修械所工作。在革命队伍中,吴运铎读完了中学课程,并自修了机械制造专业理论。
  他先后在新四军二师军械制造厂和新四军兵工厂担任技术员、副厂长和厂长。当时条件十分困难,一无资料,二无材料,为了供应前方的军需,吴运铎毅然挑起了重担。
  在占庙中,将大殿当生产车间,配殿当修枪厂,用简陋的设备研制出杀伤力很强的枪榴弹和发射架。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了消灭敌人的作用。为研制子弹,在敌人重重封锁下,火药原料是找不到的,吴运铎只好去找代用品。想方设法将红头火柴的头刮下来,用酒精泡开,制成火药。
  先后发明、制造了各种地雷和手榴弹。在条件极端艰难、困苦的状况下,军工厂修复了大量枪械。为试制各种弹药,他先后数次严重负伤,砸坏了左腿,炸断四根手指,炸瞎了左眼,身上大大小小留下了无数伤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运铎

网友回答

有“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之称的人是吴运铎。
  1939年5月,吴运铎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地下组织活动。随后,被派到皖南云岭的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在农舍的茅草棚子里开始了军工生涯。在10年的革命战争生活中,吴运铎随兵工厂从皖南到苏北,再到淮南,然后转战淮阴、沂蒙山,后又渡海到东北的大连。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岁月,吴运铎带着7个学徒,每年为前线生产子弹60万发,为了研发枪弹,他四次负重伤,浑身上下有200多处炸伤,4根手指被炸断,左眼被炸瞎,一条腿被炸断。
  1951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专题报道《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介绍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兵工功臣吴运铎》。从此,“中国的保尔——吴运铎”传遍祖国大地。
  扩展资料:1953年,吴运铎拖着伤残的身体写下了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发行达500余万册,并被翻译成俄、英、日等多种文字,远销国内外,成为鼓励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作品,鼓舞了一代代青年人。
  《把一切献给党》问世以来,不仅在中国多次再版,影响了几代人,而且被译成七种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吴运铎曾说:我们时代的年轻人,虽然不是驴推磨似的打发日子,如果我们今天不比昨天做得更好,也学得更多,生活就会失去意义。
  1953年至1955年,吴运铎赴苏联学习两年。
  回国后,吴运铎担任重工业部第一研究所所长,1963年任五机部机械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文化大革命”期间,吴运铎遭到大会斗、小会批、游街、抄家、住牛棚、下放劳动等不公正待遇,最大的罪名是“写书反党”,使其在精神上受到折磨、肉体上受到摧残。
  由于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伤残和痼疾,“文化大革命”之后吴运铎同志长期住院治疗。
  1978年,在全国总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吴运铎当选为执行委员。后任五机部科学院副院长。
  1991年5月2日,吴运铎因肺心病复发抢救无效,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运铎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